不准以后什么时候就要求到他们家呢。
王大娘对自己说错话这件事浑然不觉。
到底是村妇一个,虽借着王安邦抬高了些身份,眼界和心眼究竟在那里摆着呢,这些场面上的事她也不懂得应付。
幸好在场的都是一个村的乡亲,大家只当她被兴奋冲昏了头脑,尽管有不满和抱怨,却也没有认真同她计较,不然传出去,丢的可是王安邦这个新进的秀才老爷的脸。
屋子里面热闹非凡,王老爹正和同辈的几个老头子们聊着一些场面话,就连老村长和里正大人也得了消息,专门过来道喜。
妇人们没资格进堂屋,全都挤在院子里,破败的小院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
而院子外面,六七个孩童你追我赶,进进出出跑来跑去,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到处瞎闹。
赵氏忙前忙后的招呼客人,无暇分心去管这些,原打算着去把昨天刚买回来的南瓜子炒一炒,好给屋里面的长辈们送去,走到一半就被几个年纪相仿的妇人拉住,硬是让她同她们一起聊天,大喜的日子,人家又是特意上门来道贺的,赵氏自是不好落人家的面子,只好将这个活托给了张氏。
赵氏的脾气在村里面那是出了名的好,见着谁都是一团和气,村里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相比起来,张氏就有些不太合群了,哪怕是在这个时候,也没几个人愿意来同她聊天,她只能在旁边听着,也搭不上腔。
不仅如此,不同于其他人的一脸喜色,张氏自始至终脸都拉得老长,好像谁欠了她八百吊钱一样,事实上,她也确实是因为钱而不高兴。
刚才王大娘找她要钱,她想着那几个官差虽都是不入品的小吏,但也不能随便得罪,心中即使再不情愿也还是给了,谁知道那个老不死的,竟是把那一袋子银子全拿去打点那几个差役了。
虽说他们家如今每月收着王蓉的接济,条件比以前好了不少,可毕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王安邦中了秀才,他以后的日子是不用愁了,亲事亲事很快就能有着落,生活生活也能有基本的保障。
可她的大胖还小,以后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读书上学,娶媳妇成家,哪块不需要用钱?这时候充大方,她的大胖以后怎么办?
那两个老东西,平时总说的自己好像多疼多疼她家大胖,到关键时候,还不是只知道心疼自己儿子,压根没把孙子放在心上?
张氏越想越生气,要不是有这么多人看着,她早就摔门回屋去了,只是眼下这个情景,虽说她自己的爹本身就有秀才功名,她也看不太上王安邦这个费劲巴拉才得来的秀才,可有功名和没有功名毕竟是不一样的。
她爹上了年纪,很多事情即使有心,也未必有那个能力了,为了大胖的将来,以后少不得有求着王安邦的地方,这个时候撂脸子,回头叫王安邦知道了,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张氏只好压着心中的火,走去厨房烧水炒瓜子去了。
第237章 巴结逢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