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眯着眼看着童路,“这么说,你以前还是京官喽?在哪任职的?”
“回公子的话,下官曾是翰林院的编书。”童路避重就轻的回道,丝毫不提及自己是如何的得罪了上司,从而被贬到榆兴当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且一当就是这么多年。
虽然他在翰林院只是一小小编书,同样是七品,但是,京官和地方官,即便同样是七品,差距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你是读书人喽?当初如何进的翰林院?”据他所知,能进入翰林院,皆是有才能之辈。
果然不出所料,这童路竟然还是当年科考时的榜眼,进入翰林院磨练,只要三年考绩评过优,即便是不能得以重用,前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不过这个童路点低,接连数次得罪上司,先是在翰林院待了好几年,后是被贬到这榆兴当这七品小县令。
看似是平职外派,但其中的差别,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既是读书人,那应该知道什么叫做为官之道,什么叫做凡是以民为先!”北润突然发难,不但惊呆了秦景安和段澄澈,就连童路也吓了一跳。
若不是他对自己的记忆有信心,他真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认错了皇上。
“皇上恕罪,罪臣认罪。”童路跪在那,由衷的认罪。
秦之昂终于放下了手上捧了多时的茶盏,瓷器落在桌上,响起轻微的碰撞声,虽不大,但仍是让在场的人心揪了起来,尤其是童路。
早在来之前他便做好了准备,如今事到临头,却说不出的害怕。
见秦之昂有了反应,北润也不出那个头了,坐了下去,神情一派淡定,还是刚才的质问发难不是他一般。
片刻,秦之昂冲文元挥挥手,然后便见对方打了个千躬身退了出去。
等他稍许回来时,身后跟了个侍卫。
“属下见过皇上。”
秦之昂随意的摆摆手,文元授意,走到童路身边,“童大人可认得他?”
在来人开口时,童路便觉得耳熟,皇上在上,他不敢有任何的小动作,只是在心里回想,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时,文元便发问了,也因此让他想起来了。
这个声音——
怪不得会觉得耳熟,因为就在今日,他曾听过!
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去衙门报官的商人!
当时他就觉得对方不像商人,一身冷硬,此时什么也都清楚了,确实不是商人,而是皇上出行的侍从!
本来还在猜测皇上宣他来此,是不是与那十二具骸骨有关,他也暗中打定主意,即便是无关,他也会寻个机会将此事禀明圣上。
此时看来,什么也不需要了,皇上宣他来此,不但与那十二具骸骨有关,且骸骨就是皇上发现的。
这个认知,不但没有让童路惊慌,反而越发的冷静下来。
这样也好,与他一开始的打算不谋而合。
“回皇上的话,罪臣认得他,他名唤张志成,就在不久前,以行商至此的名义前去府衙报案,罪臣不但不曾受理此案,且命人将他赶了出去。”
……
第230章:发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