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情之所至[2/2页]

山河聘 美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所好转后着急回大都,夏翎也决定跟随封南胥南行回大都以实现自己的计划。
      返程前一日,夏翎去和哥哥道别:
      “哥哥,如今你既已确认了其中另有隐情,我希望咱们兄妹同心,能为父亲驳冤正名。”
      夏翎知道哥哥秉性正直,一时怕是难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只能一点点改变他。
      不想夏陶却十分痛快的同她说:
      “父亲一事,其中确有曲折,哥哥一定会想方设法为父亲洗刷冤屈。”
      夏翎含蓄点他:
      “哥哥,你远在边城,想查清事实真相,只怕有些难。妹妹虽没用,但也要为父亲之事竭尽全力。”
      夏陶蹙眉,家中经此大事,妹妹似乎也变了很多,他欲同妹妹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夏翎主动上前拍拍兄长的手,让他放心,说自己一定会照顾好自己。
      第二日一早,夏陶来为他们送行。
      兄妹二人依依不舍,夏翎含泪一遍遍叮嘱哥哥:
      “哥哥,你战场上千万不可拼命,一定要护好自己。”
      “你这家里也太冷清了,你去买两个小厮,哪怕陪着你说说话也好的。”
      “哥哥,宋姐姐人真的很好,你莫要失了机会,我且盼着你娶她做我嫂嫂呢。”
      “哥哥,你要按时吃饭,可不能饱一顿饥一顿,伤胃呢。”
      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夏陶还是看着妹妹渐渐远去。
      回程路上,封南胥借口伤未痊愈,执意要同夏翎一起乘坐马车。
      夏翎因为刚刚告别了哥哥,心情低落,封南胥也识趣,并不去逗惹她。
      两人在硕大的马车里,一人一个角落,静静无言。
      行路久了,夏翎情绪渐缓,似是有些无聊,她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去。
      外面当然是满目疮痍,魏国这些年,年年有战,远离大都的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
      眼下甚至连官道上都人烟稀少,偶尔能看到有人蹲在地上挖草根直接往嘴巴里乱塞。
      夏翎虽历经两世,终还是心软如棉,眼前一幕让她心里梗的厉害,眼中忍不泛起了泪。
      封南胥疑惑的顺着她的目光往外看去,看到眼前的景象,他好看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夏翎放下帘子,转头对着封南胥问:
      “王爷,您说,战争的意义到底为何?”
      封南胥略一思索,回复夏翎:
      “自是因为要保我大魏疆土不受侵犯,卫我大魏臣民不被奴役,不至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父亲曾对我说过,虽他常年戍守边城打仗惯了,但他依然时常觉得,战争残酷。期盼早日能结束战争。”
      夏翎瞥一眼封南胥,忽然说道。
      封南胥眉头一皱:
      “如今天下形势纷乱,北有大金对我大魏一直虎视眈眈,南有大吴不时来侵,我堂堂大魏,绝不能坐以待毙,求和度日,所以,战事恐一时无法停止。”
      夏翎猛一下掀开车帘:
      透过那个小小窗口,两人一路上不断看到很多的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的景象。
      封南胥的眉头越皱越深刻。
      “王爷,您瞧,我大魏号称富庶,实则还是有不少人们依然是流离失所,饥饿交加的。”
      夏翎轻声道。
      “这是自然,因为常年战乱,各城内土地荒芜,民心不稳,经济一时是难恢复,民生自然也甚是艰难。”
      “那您觉得何时才能民心稳定,经济恢复,民生顺畅呢?”
      “待击退所有来犯国,民心自然就稳了。”
      “王爷,如果今年是大金,后年是韩国,再过几年是燕国和鲁国一起来犯呢?”
      “本殿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允许他国践踏我大魏一步!”
      封南胥情绪突然起了激昂。
      夏翎上前倾身,给他倒了一杯茶:
      “王爷,我有句话想说,但又恐冒犯于您。”
      “但说无妨。”
      封南胥端起茶杯,看向夏翎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
      “王爷,我知您胸有丘壑,心系大魏,但您一向不掌兵权,这频繁的战事,便是有心,恐也无力。”
      夏翎说完偷眼去看封南胥,不想封南胥面不改色冲着夏翎点头:
      “所言不错,翎儿可有什么好建议?”
      夏翎知封南胥狡猾,自己那点小心思定瞒不过他,与其同他虚与委蛇,不若坦诚相对,说不定,还能得他相助。
      她鼓起勇气,大胆直言:
      “殿下,您此番前来,对边成军有何想法?”

情之所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