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他肯定了吴与的想法。
      然而,吴与突然语气一转,皱眉继续道:“丞相,不过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既然我们知道那条小路,那曹魏那边,自然也是没有理由不知道的。”
      “所以,下官心心,那司马懿应该会派重兵把守!”
      “所以那里,可能不是那么好过。”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水路,不过这个时候,却是走不了了!”
      听到吴与的话,众人都是点点头,吴与分析得很好。
      诸葛亮看着吴与道:“善论,你说的不错,司马懿肯定会派兵把守的。”
      “函谷关,就相当于有两个城门,一个便你说的那条小路,另一个,就是直通函谷关城下。”
      吴与听到这话,点点头,诸葛亮形容得,倒是很形象。
      不过,随即他却是一笑问道:“丞相,您难道就不问问下官,为什么水路走不了吗?”
      吴与这话一出。
      其他文武官,这才注意到刚刚吴与刚刚说的水路。
      于是纷纷露出疑惑……
      是啊,为什么水路不能走?
      他们现在也有战船了,虽然不大,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已经造了很多了。
      而诸葛亮这个时候,却是呵呵一笑。
      “诸位,如今季节已经入冬了,这河水,都已经结冰了,如何能行驶战船乎?”
      他们这边,跟独孤言那边不一样。
      这边完全就是属于北方了。
      天气自然更加的寒冷。
      而独孤言那边,是靠近南方,所以河水不会结冰,尽管天气也是很冷。
      但是没有到结冰的程度。
      这时,突然有一名万夫长,也就是副将,不禁开口问道:“那既然结冰了,岂不是更好,直接战船也不用开了。”
      “让将士们,直接穿上防滑鞋子,然后穿冰而过。”
      然而,他的话,立马就遭到了田喻的反驳。
      “汝此言差矣!”
      “汝随丞相自长安而来,可能不知道,如今不过是初冬。”
      “那江水结冰不过十几厘厚。”
      “如今厚度,如何能过人?”
      经过田喻这么一说,众人恍然。
      是啊,江水之上,虽然结冰了,不过这么薄,国人肯定不行的。
      在这么冷的天气,一旦冰破,落入水中的话,那绝对是死路一条。
      风寒在这个时代,可是真的会死人的病。
      不是开玩笑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在夏天,依旧是长袖长衫的原因。
      他们是非常害怕感染风寒的。
      随即只听田喻继续道:“况且,就算江面洁厚冰了,没有三尺以上,照样过不了。”
      “丞相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再加上原本驻扎在此城的将士们加起来共计五十万大军。”
      “这五十万大军,一旦行军起来,那地面都将发生震动。”
      “如此,更不要说冰面了,一旦在行军过程中,冰面裂开,照样会发生严重事故。”
      听完田喻的话,其他人这才明白,为什么水路走不通了。
      而诸葛亮,其实早就已经知道了。
      为帅者,要时刻的掌握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
      也就是天气问题,还有地理位置,以及对战的敌人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友军。
      这些都是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一点。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要说上方谷了。

第474章 商议进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