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 丧钟[2/2页]

兰塘春色 江山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流云纹暖炉放到桌上,纤细的手指点了点火盆的方向,思虑半晌,又让人往门口挪了半寸。
      等付欣安稳坐下,兰枝兰叶才领人抬了张书案放在席子一侧付欣指定的地方,放了几盘核桃板栗榛子,又将一盆羊肉端上来,再端了铜炉火锅。
      “不用点,火折子放这里,等我想吃了再说。”
      “是。”
      诸人散尽,付欣坐在门口,方欣赏这一场飘飘飞雪。
      倒是比在豫章宫中看到的雪景要疏朗不少。
      雪花飘飞,风声清浅,寒意随着正厅门开铺天盖地而来,半路遇到火盆,瞬时散了气势,徒留一冬的冷冽气息。
      付欣吃了半盘烤的热热的核桃,便觉有些乏了。蓝嬷嬷又递上来一盏热腾腾的牛乳。
      “看了半晌便歇下吧,您如今月事还没来,冷气入体,将来可不好。”
      “嗯,再半刻钟。”
      半刻钟不到,却有一袭红影,身姿玉立,不偏不斜,将一片大好雪景生生比了下去。
      等那人走进了,就见他头戴冠帽,身穿褐红色长袍,外罩织锦百花纹的大红披风,脚蹬皂靴,一身衣裳端庄肃穆,将皇家禁卫的威严气度展现的一览无遗。偏生遇上那张脸,在风雪里行走,让人看出几分华艳姿态。
      这人很快在付欣面前站定,似乎才看见她痴愣的神色,耳根子一红,嘴里却得意的道,“殿下瞧什么呢?莫非我脸上有东西?”
      付欣方回神。
      谢蔚然顺势在她身侧坐下,捡起一块核桃尝了尝,见身边这人仍然没反应,又看桌上放着吃火锅的物品,干脆点了火,烧起羊肉来。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我昨晚当值,本来想今天交了班出去逛的,天太冷了——你吃不吃山葵?”
      “吃。”
      “来个人,我要加菜。”
      过一会儿,丫鬟们便递上来一盘腌山葵,还有一旁红灿灿的茱萸果。
      “搬个茶炉子过来,我要煮茶。”
      茶炉子搬过来的时候,火锅已烧的滚滚的,谢蔚然娴熟的加菜煮肉。他很快闻到淡淡的茶香气息,抬头,茶炉子上冒着白汽,一双纤细灵动的手揭了盖子,接着拿起竹筷,悠悠的搅着茶汤。茶香蔓延,那双手在袅袅气息里显得格外白嫩,细看,骨节分明,却又格外小巧。
      谢蔚然急忙低下头,去看火锅炉子火候的时候,却又不经意看到茶炉子的火,大概用的是金丝炭,火光明亮温暖,迎着那火光,一张柔和精巧的面孔映入眼帘,肌肤莹润若羊脂玉,粉唇小巧宛如新开的茱萸果,那人是侧坐的,露出秀气的鼻子。继而,他看见一双水波粼粼的桃花目。
      “怎么了?”
      “我也想喝茶来着。”谢蔚然急忙回头,嘴里却解释,“你打算煮茶汤吗?我从前跟着先生读书时,学过一种煮茶的方法,和现在流行的有些不同,煮出来的茶味道很醇厚,正好配羊肉汤。”
      “你现在想做?”
      “嗯,你来看着火锅吧,我来煮,到时候你一尝就知道,很适合冬天喝的。”
      于是又命人拿了个茶炉子,彼此换了地方,开始煮茶。
      付欣坐到火锅旁看火,锅里的山葵茱萸已经熬出了辛辣的味道,羊肉在水里翻滚,渐渐发出醇厚的香气。看样子,她只需要看火就行了。
      飞雪渐停。
      付欣品着刚煮好的茶,烤着火锅炉子的火,抬头间,便看到一片静谧且疏朗的雪景。
      谢蔚然还在煮茶。
      “你在门口坐了多久了,不冷吗?”
      “还行,难得这里地段好,风景不错。”
      “倒还好吧,我从前见过很多赏雪景不错的地方,不说外地,就说京里有座酒楼,盖的高极了,地段也巧妙,从那里看雪景,十分不错。”
      “嗯。”
      羊肉煮开了,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雪又落下来,倏忽间便如鹅毛大小。
      付欣想起赵华扬来,半月前她来辞行,说要回家陪父亲过年。当时天已经冷得很了,付欣留不住,只得送了她保暖衣裳。“赵姑娘到家了吗?”
      “不知道,应该到了吧。不过也不一定,路上难走,她说不得停一停。你有事要找她?”
      付欣摇摇头,察觉到谢蔚然看不见,笑道,“不是,我只在想,如今下了雪,路不好走。”
      “只是京里下雪,又不是全天下都在下雪。先生老家在湘江附近,那里比这里暖和的多。肯定没事的。要不我写封信,等她到了家,让她给你回信?”
      付欣想说不用,却又觉得好奇,从湘江,千里之外寄来的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天下之大,并非全天下在下雪,那如今外面的景致,又会是什么样的?不如,要一封信笺?
      正此时,半空里,传来一声钟响,浑厚且庄严。
      接着,又是两声,“咚,咚”,明明钟声传来的位置极远,然而钟声响起,却让人心头狠狠一震。
      付欣赫然起身。
      谢蔚然惊得掉了茶勺,急忙解释,“我在外营当值,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永初二年,太祖皇帝驾崩于建章宫,谥号“武”,三日后葬于西山皇陵。
      永初三年,东宫太子于太庙继承大统,年号景平。遵先帝遗命,大臣徐有德,卫亮,傅济源,谢钊辅佐新帝,是为辅政大臣。
      那一锅煮好的羊肉,到底没吃上。
      谢蔚然煮的茶还不错。

第三十一章 丧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