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各行各事各一边[1/2页]

桃李尚荣 竹正江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妈,您看,小尚师兄和涵涵这次,沿长征路一站站走呢!”
      周晓小强拉起欢笑,推开病房的门,举起手机,对李小燕笑道。
      “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
      靠坐着的李小燕,开心地伸出一只手。那手背上有着重重针眼、透出深浅淤血,而她另一只不方便动的手上,插着输液针头,身旁的挂架上,几包药液刚输完一半。
      周晓小看着心中极疼,却还得强作欢快地坐到母亲身边,帮她翻动着手机中尚青竹发微信朋友圈的照片。
      “小尚师兄和涵涵前面的暑假、寒假已去过江西瑞金、井冈山和贵州的遵义。今年的暑假,两个人准备多走几个地方。现在赤水这里,看,这里是青杠坡的赤水战役纪念碑……这是丙安古镇,吊脚楼是红军长征时驻扎过的……这是四渡赤水战役的纪念馆。师兄配的文字,说这里的环境现在安宁、祥和,可是他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似乎能看到弥漫的硝烟、战火,还有红军与敌军搏斗的战斗声……”
      “呵呵,竹伢子小时候上课,就喜欢根据课文想象场景!”李小燕一边看着,一边感叹。
      周晓小想着尚青竹出行前的来电:“他俩晚点要去金沙江,还要看大渡河、泸定桥,然后过夹金山,去走大草地,再进甘肃、陕西……”
      “哟,这么多地方呀!”李小燕听得欣慰。
      “师兄一心要感味长征路上的红色历史。他要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给学生们上好课,带动他们感恩身处和平年代、拥有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树立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态度,所以铆足了劲!”周晓小往小碗里倒出鸽子汤,“哪怕钱不够,他俩只能住青旅,吃方便面这样穷游,也坚持着要走完一趟长征路!”
      “这样是对的!”李小燕感叹着,“对了,你问问竹伢子,他钱不够的话,我贴补他一些。”
      “师兄那性格,会要吗?”周晓小嗔怪着,“我都不敢多联系他,只怕他问起您的身体状况。您又不让我说!”
      “是不能告诉他,不然他肯定大老远地跑回来!”李小燕连连摇手,“别耽误了他的行程。”
      “看着师兄他们这样走,我都想陪您去呢!”周晓小一边喂母亲喝汤,一边向上拉了拉被子,“所以,您要快点好起来,多吃点东西!”
      虽说是夏季,可李小燕化疗后,吃不下东西,怕冷,身上却虚汗涔涔的。
      “好,我多吃点!”李小燕喝了两口汤,感觉到胃肠的剧烈翻滚,恶心欲吐,却强撑着笑容,“我老了,走不动了。这样看看他们发的照片就好。以后,你和大伟、孩子们一起去!”
      两年多前,尚青竹刚进锋盛中学的时候,周晓小和同为乡中心小学教师的林大伟结了婚。现在,两个人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可是,李小燕的身体却垮了。复发的病症迅速抽走了她的体力与精神。
      周晓小夫妻曾经想着东海的医疗条件位居全国前列,想恳请尚青竹帮忙联络东海的好医院好医生。
      可是,李小燕坚决不肯,而且要求女儿一定隐瞒她生病的实情。在尚青竹的一次次问候中,她半分不肯透露,只说自己身体还好,让这位心爱的学生不要担心,说:既然他叔婶尚守田夫妇跟着女儿女婿承包了山林,几乎不回家居住,他没法探亲,倒不如就趁这段时间,好好多走走、看看!
      尚青竹惦记着李小燕,每到一处,就会买了当地的土特产、手工作品给寄来。
      李小燕化疗后难以入睡的时候,就会手抚着这些东西,想着学生们小时候的样子,克服那份难熬的痛苦。
      李小燕唯一要求尚青竹做的,是别忘了关心、联系吴向,告诉她吴向的状况。
      尚青竹告诉她说:吴向摆脱吴业平,自己开起了培训机构,还要拉他暗中代课。吴业平在一年前已经撤出东海。吴向自己百般使力,可他的那间培训机构还是难以为继。
      听到这些,李小燕心都焦了!
      连吴业平那样精明的头脑和手段,在东海都难以生存,以吴向的急躁、工作底子的虚浮,能做好吗?他千万不要违法啊!
      而从前年起,吴向除了春节时打电话问候,三言两语地匆匆挂断电话,其余时间都是难以联络的。
      虽与他加了微信,可是李小燕打电话、留言,吴向都是好久才回复一句:“不好意思,李老师,我太忙了,晚点找您。”
      时间长了,李小燕知道,吴向就是故意避着她。
      他,一定过得很不好!不然,为什么郑秀萍都抱着孩子来看望过她,吴向自己却再没有回过乡呢?
      而生病倒下后,李小燕连郑秀萍也不敢联系了,只怕自己的病症给学生们心里添了烦。
      可是,她的内心,多想听到这些心爱的学生伢,都过得好、过得顺呀!
  &n

第143章 各行各事各一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