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奇兵南下[1/2页]

白山黑水 梦醒浮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33年7月。南满游击队的临时驻地。这一天,分散在磐北大地的毛团、赵团、马旅、韩团、常占、三江好等十几家义勇军和山林队的首领们,都在这里相会。他们是应杨靖宇的邀请,为了共商联合抗日而来的。他们代表着活跃在磐北地区三千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经过几年的磨合,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在这里举行会议,实行南满抗日史上第一次历史性的集结。会议的议题是成立抗日军联合总参谋部。经过友好协商,会议决定杨靖宇任政治委员,李红光任参谋长。会议通过杨靖宇的提议,让毛团首领毛作彬担任总指挥。这个出于团结抗日的提议,有人大为不解,私下问杨靖宇:
      \"毛团不是打过游击队吗?\"
      \"那是过去的事了,人家现在抗日了。毛先生年长于我们,作战经验丰富,他做总指挥是合适的。\"
      杨靖宇的言行,博得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这是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思想最先结出的果实。
      随后,经过紧张的筹备,193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两周年之日,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总部在玻璃河套召开会议,正式宣布将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全师三百多人。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安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会议发布了由杨靖宇起草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宣言》、《东北人民革命军政纲》、《告反日义勇军战士弟兄书》等文告。张贴在南满城乡的这些文告,如火中凤凰,把最庄严的消息,传遍了苦难中的南满人民和东北大地。
      以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为中心,联合众多抗日队伍结成的统一战线,为南满抗日游击战争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抗日战士们群情激昂,磨刀霍霍,对敌作战呈现着新的风貌。独立师成立的第三天,便联合起\"马旅\"、\"天虎\"等部,挥师西向,攻打了沙河子街、夹信子街,把抗日烽火引进东丰、西安(今辽源)县境。接着,独立师一部又在大疙瘩同伪军骑兵交战,歼敌十名。1933年9月27日,独立师三团一部在吉海铁路(吉林至海龙)的烟筒山一带,伏击了伪军铁道警备旅巡逻队,歼敌十一名.……
      频频的攻击,频频的告捷。
      而敌人也在霍霍磨刀。
      敌人从抗日阵线的形成与扩展中感到了急迫。经过策划与准备,从10月1日开始,一万二千多日伪军,沿着吉海路两侧,对磐石、伊通、桦甸等县的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大讨伐\",想把上述地区的抗日武装一网打尽。他们采用四面包围、由外向里、步步紧*、重点围攻的办法,像篦头发一样,把以磐石为中心方圆二百里的地域篦了一遍,还动用了飞机和大炮。所到之处,一律烧杀血洗。磐石县委和独立师的根据地玻璃河套、拐子坑等处的房屋,焚烧殆尽,群众或被杀,或外逃,几至一空。日军驻西吉昌子三天,便杀人二百多。在磐石镇和烟筒山,一周之内杀死三百人。日军到过的磐石、烟筒山、伊通、永吉、海龙,血流遍地,街头陈尸就有两千多。日寇对非党的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除了军事打击,还施以诱降之策。在强大的攻势下,一些部队被击溃了,个别部队投降了。抗日山林队\"三江好\"被诱降,刚走出山林,放下武器,便突遭日军机枪扫射,结果全部被杀害。日军对他们认为不可靠的伪军,也是一律缴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彻底分离独立师同人民群众和抗日盟军的关系,以便彻底孤立独立师,把他们置之死地而后快。
      面对日寇强劲而野蛮的摧毁,杨靖宇是既冷静坚定,又勇敢机智。他率领着自己的队伍,联合其他抗日山林队,进行着卓有成效的还击与周旋。他避实就虚,保存自己,伺机打击敌人。日寇派兵围攻玻璃河套,他就带队攻袭西吉昌子。后来发现,日军抢先进占西吉昌子,他就改变计划,转而攻击磐西八棵树屯伪军营地。这一天的黎明,战斗打响了,但发现敌人兵力众多,不可强攻,他又立即带着部队撤离、转移。如此,在敌强我弱

第42章 奇兵南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