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所称,礼尚往来。虽然已经暂时口头聘用了李大庆出任武术学校顾问的虚职,但是刚见了人家小小年纪在自己地盘上轻耍一身绝技,南少林寺的主持释永智大师自然不能让这个少年人小瞧了南少林寺的正宗武学,他立即叫道:“清慧师侄,颇闻院内众位师兄弟夸你一身好武艺,你可否也在李少侠面前粗陋一下,也好做到武林中人的风范。”
“嗯,永智师叔,我也闻得李少侠有着一股子内劲,恐怕不只是为这个轻功绝技那么简单,说不定也是藏着一手好武艺在身呢。”武僧释清慧嬉笑的说。
看着人家摆出一副接打的武林手势,李大庆瞧见背后相随的许碧月是一脸不安相,他只好扬手失礼答道:“诸位大师,在下今日实在不便再出手,否则我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说完,他是退后了一两步,站在许碧月的身边,只是细瞧她的脸相。
诸位高僧虽然自古生长在南少林寺,但是这种风花雪月的情侣之事,他们这批吃素念经的和尚也不是化外之人,于是这名号称南少林寺的头牌武僧释清慧只好应道:“既然李少侠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由我先耍一套白鹤拳给诸位看看。”
只见这名身高接近180公分的中年武僧迈开脚步,甩起双拳,在众位师叔及李大庆两位男女面前,耍起号称闽南武坛绝学的白鹤拳。释清慧脚步粗武有力,双臂更是似有千斤力气,再加上身体轻敏,一上一下两边挥拳,顿时有股仙气在他的光头之上冒起。
这时一套极普通的拳法套路,但是在释清慧这等大行家的挥武下,顿觉让观看之人的心头有股清凉之意,半空之中的热毒阳光也不见了光影,似乎从半腰之上吹来的清风也比不上这个武僧带给众人的视觉之美。
观战的几位老僧人颇为欣赏释清慧的武艺,毕竟他是本寺能拿出手的极品武僧了,但是这么一套看似千变万化的拳法,却在李大庆的眼里不值一提,因为正当别人以及许碧月都在感叹释清慧的英勇时,李大庆已经记下这套拳法的前后招式。
十余分钟过后,释清慧总算演练完毕,这个武僧只是轻微喘着气,说道:“让诸位师叔及少侠见谅了,本人艺低人低,还望多多提出刚才的不足之处。”
在众位高僧的赞美声中,李大庆却不合时宜的站了出来,因为他看了刚才释清慧所使的白鹤拳套路,有点不服的讲道:“清慧贤兄,不知我可使出你刚才所使的一百招招式。”
话音一落,众位高僧面露不雅之色,只有主持释永智大师和武僧院头释清慧是大喜过望,因为他们也不敢相信李大庆会马上刚才舞出所使的一百招白鹤拳,释永智大师不免有所怀疑的问道:“李少侠,莫非也曾从师于会使白鹤拳的良师吗?”
“非也,只是在下会使一套堪称极其阳刚的拳法,又不想与清慧大师放对相打,等下所使出白鹤拳时,必不可或免的带着本身拳法的痕迹,还请诸位高手见谅。”李大庆有着些许狂妄的话说出来,只因身旁许碧月对着自己已是羡慕的要死。
刚才武僧释清慧在挥舞白鹤拳时,这个美丽的大龄女人更是把媚眼只望着李大庆自己,才会让李大庆的荷尔蒙一下子激长,让他在诸位大师面前失去尊卑的安守本份。
极力为在老情人面前展示真功夫的李大庆,轻松摆开手势,顶着炎炎烈日,在这个湖水之南的*武场上,一挥一扬,十余分钟过后,李大庆一招不落的挥完刚才的一百招白鹤拳,还没有等他立定喘上一口粗气,*场上已经扬起老僧们的阵阵猛烈掌声。
李大庆接过许碧月的一张白纸巾,轻轻擦掉额头上的大颗粗汗,对着已经惊呆的释清慧说:“清慧贤兄,不知刚才的一百招式,小弟是否有漏了一招半式?”
“不曾遗漏,大庆贤弟,贫僧真是枉为人世四十余年了,今日方知天下有奇才也。”释清慧激动的说,因为过于激动,他的眼泪都已经在圆圆的眼眶中打滚了。
一旁观热的主持释永智更是喜笑颜开,因为碍于众人之嘴,这名当家只是轻声祝贺了几句赞美之话,方才讲道:“李少侠真是英雄出少年,想我南少林寺几百年之中也难寻像少侠这般的天赋英才,不过少侠的武功套路,贫僧是看出来了,莫非就是去年在石狮县一家金铺中见义勇为时所使的招数吧?”
第47章 白鹤拳与铁档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