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下)[1/2页]

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会飞的竹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铨接着举起右手比划了一个“二”字出来,说道:
      “第二,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
      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
      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旧减洼朋友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旧减洼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
      人类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借此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进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
      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
      可见,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从起源上讲,人一生下来就有欲望,要吃奶,这是为了生;要吃更多的奶,这是为了活的更好。
      欲望会扩大,这是因为人人都是自私的。
      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人又是没有办法处处自私,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主动或者被动的抑制住自己的内心的欲望。
      如果每个人的欲望都无限地扩大,世界是会灭亡的。
      而不让人灭亡,获得更久,是凌驾于所有欲望之上的。
      因此,人们为了不灭亡,或者说为了其他更大的利益,从而就会选择抑制住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
      而这就是善的起源。
      从而演变成了教育!
      也就是说,“人性本恶”,引人向善靠的是抑制欲望的教育与教化!
      如果“人性本善”,那就发展不出“恶”了。
      这就是朱铨所列举的第二点。
      正方难道是不懂这样的论点吗?
      不!
      他们只是不能懂而已!
      因为顺着这样的思路,岂不是就承认了“人性本恶”了吗?
      朱铨原先可以容忍旧减洼队将这个问题回避掉,但是现在,为了完全消灭干净正方,那必须拿出来“晒一晒”。
      经过了上一段平实的说理,积蓄起来的情感再一次喷发,但两次情感高潮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因为第一次的基调是激昂,而第二次可谓是高华。
      在抑恶扬善的基础上,朱铨跳出此次辩题之囿,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待人类的长远发展,从人类进步角度来思考此次的辩题。
      这种立论层次已经决定这最后的升华气势基调的不凡。
      而华丽的文字,整齐的句式为情感的迸发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渠道,而观众与评委顺着前面的几次气势起伏听下来,必然为这样的优美文字所折伏,而此时陈词的最大效用也就达到了。
      众观众们完全被感染,掌声更加的热烈。
      在论述阶段,经过了第一段的情感喷薄,朱铨进一步论述也就更易为观众所接受,此时,采取相对平和的语气可能更利于思想的传达。
      而此时,陈词的基调也适时的调整,整体基调趋于平缓,而陈词中特别讨巧的一点是,利用旧减洼的事迹做为论据。
   

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