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先是寒暄了一阵,然后才把话题引到了“碳捕捉技术”上。
张开元喝了一口茶说道:“听说你们研究的碳捕捉理论已经成熟?”
“是的。”林天歌补充说道:“现在大部分环节已经打通,就差最后的转化利用率问题了。”
“哦?”张开元惊讶的说道:“你们已经研究到最后一步了?”
这不由得他不惊讶,因为在国家政策出现之前,他就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正是因为有了些许底气,国家这才敢放言说四十年后实现碳中和。
可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却说,他们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研究。
这相当于你刚打开有款通关游戏,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旁边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说:“就这游戏?我已经通关了!”
虽然举得例子不太恰当,但是也能够说明张开元此时此刻的感受。
要不是一位老首长给他打电话介绍的林天歌,他早就把其当做疯子赶了出去!
稳了稳心神,张开元略显激动的说道:“资料有没有带来?”
“当然!”林天歌把中程的理论资料交给了张开元。
后者满怀期待的接过u盘,插在了电脑上,他仔细的审查了资料的真实性。
仅仅看了几眼,他就可以断定,林天歌说的是真的。
因为有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现在他已经“恍然大悟”了!
“好,你说的我同意了,咱们一起合作。”张开元心里的重担放下了。
说实话,国家制定的目标虽然最终他有信心可以完成,但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人才储备的问题,张开元已经八十多岁了,现在还担任名誉院长,不是因为他好名声,而是因为他实在不敢歇。
国家还需要很多方面的人才,就说2050实现碳中和吧,他肯定是过不到那个时候了,所以只能在拼命攻关的同时,培养后继者。
不然,青黄不接,谈何目标?
因此,林天歌的出现,让他的心异常激动,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国家的战略!
这一份资料,让国家少花了多少钱?少走了多少弯路?
据张开元估计,研制出来碳捕捉器后,会让“碳中和”目标提前至少二十年完成。
这,也会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西方国家从来不说自己污染环境,加快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总说是华夏排放了多少多少温室气体。
它们也不看看华夏的体积有多大?为国际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没有华夏这个世界工厂,它们吃的用的能这么丰富?这么便宜?
吃完饭就掀桌子,这可是西方国家的一贯作风。
现在,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狠狠的打它们的脸了。
你不是说华夏排的多吗?我们可以回收了?你呢?
想透了这些,张开元神色激动的站起身,向林天歌鞠了一躬说道:“林先生,我代表华夏科学家全体成员和全国人民
第268章 「初步合作已达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