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吧?”方孝孺眼见着自己没有办法说服朱雄英,未免有些着急。
毕竟他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身后的那些文官。
等到把他们都给打发走了之后,朱雄英整个人都逐渐的冷静了下来。
为了能够把朝堂的局势给稳住,他可是耗费了不少的精力。
能够站在朝堂之上的几乎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想要从他们这些人的手中得到一些便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皇太孙根本就不采纳我们的意见,若是将来藩王叛乱,社稷将倾啊!”
他们这些人都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官场生涯,明白自己已经惹了皇太孙不痛快。
可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些人都自诩为忠臣,现在他们做的就是忠臣应该做的事。
然而朱雄英却在苦苦的思索着应该怎样给他们换个位置,倒不是说方孝孺这群人不能干实事。
主要是他们秉着一颗好心办了坏事,只要他们不胡来,大明最起码还能够辉煌几百年。
于是他愈发的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在皇室之中办一所学堂。
将所有的皇室子弟都召集在一起,只有在经过了十二年的苦心研学之后,才能够顺利的从学堂之中毕业。
否则皇室的这些后代都变成了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废物,那他所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看来他们已经去找过你了,方孝孺这些家伙仍然没有放弃。”朱元璋看着自己孙子愁眉苦脸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孙儿也是为难,面对这样的一群老先生,不能打又不能骂,只好给他们找一件好差事来做。”
朱雄英突然露出了笑容,他终于知道要把这些人都安排去哪里了。
“方孝孺他们倒是个倔脾气,不过咱却明白,他们可没什么坏心思。”
身为皇帝,自然要把好用的人才都用在正确的地方。
“你想将他们安排去哪里?”朱元璋突然开口说道。
“洪武大典的修钻实在是太慢了,解学士还是需要有人帮忙。”
听完了自己孙子所说的话以后,他也是豁然开朗。
自己怎么忘了这样的一个好去处?既然方孝孺他们都是饱学之士,那就安排一些文官该做的事情给他们去做。
不要一天天的总盯着自己的那几个儿子,可一想到这些藩王,朱元璋的心也沉了下来。
这段时间他都已经想过了,实在不行的话就干脆削藩吧。
趁着他自己还活着,如果是他开口削藩,那他的这几个儿子应该都会乖乖听命。
可朱元璋是一个十分渴望亲情的人,若是要让他亲自对着儿子下手,他是绝对不会愿意的。
“方孝孺他们的话也不能不听,藩王之争也的确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
“爷爷倒是多虑了,孙儿自然是有办法去解决掉这件事情,还请爷爷放心!”
朱雄英开口说着,他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想法。
第458章 方孝孺的再次进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