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五章:双儒对语黑白盘[1/2页]

我以诗词问长生 温酒赠知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子监大祭酒,孟浩然!
      礼部尚书,孟语堂。
      若不算江南书院的那位亚圣,这两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已然撑起了儒家!
      虽然两者在经营儒家的理念上有所差别,但在为了儒家鞠躬尽瘁这件事情上,却是十分一致。
      儒家体系的三座大山,分工十分明确。
      江南书院的核心,乃是培养文道修行者,虽然也会培养一些治国之才,但是数量并不多,真正的核心资源都倾斜向文道修行者。
      但这些资源从哪里来?或者说儒家千年的传承怎么保证?为什么可以在王朝更迭中留下来?
      引领文道修行者体系,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儒家牢牢把控着“官吏”。
      此处的“官吏”并不是指任命某人,而是儒家有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王朝无论怎么更迭,天下都不能让皇帝一个人治理,所以他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官员!
      而儒家这套“培养体系”,可以轻松培养出符合王朝需求的官员。
      这就是另外一个原因!
      这也是礼部尚书和国子监大祭酒的职责!
      国子监负责帮助王朝培养学子,礼部负责初选,不过这两人在培养学子的概念上,有一些轻微的冲突。
      国子监大祭酒道:“今年怎么会有布衣学子?”
      话语之间,稍有些不悦。
      孟语堂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兄长会有这样的反应,神色淡然的反问道:“为何不可以有布衣学子进入前三甲??”
      大祭酒孟浩然看了孟语堂一眼,道:“语堂,国子监不只是儒家为了帮王朝培养官员的学府,它更是链接大家士族和我儒家的学府!我并没有说布衣学子不能中选,只是这前三甲,还是应该放给掌握资源的大家士族子弟!”
      孟语堂却是摇了摇头,道:“二哥,儒家不是大家士族的儒家,更是天下读书人的儒家,若是一直倾向大家士族,儒家早晚会出问题的!”
      大祭酒沉默不语。
      他明白的孟语堂的意思,而且他也知道孟语堂说的是对的!
      大家士族达官显贵出身的学子,普遍对于学问不求甚解,再加上国子监与礼部同出儒家,这些国子监的学子,更加有恃无恐,将时间更多放在吃喝享乐之上。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可以,但是如果长期下去,国子监学子的才学只会越来越差!
      而布衣出身的学子则是不然,他们虽然没有优秀的求学条件,但是非常刻苦!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家士族学子的能力越来越弱,而布衣学子的能力则是逐渐提升。
      而在庙堂为官,会不由自主的牵扯到党派之争,什么是党派之争?——不同出身的人,不同的意识形态!
      大家士族的子弟,会不由自主的聚在一起排斥布衣子弟,而且这种矛盾很难平衡。
      因为,跨越阶层的鄙视,不可调和。
      在布衣学子没有成长到大树的时候,无所谓。
      但是当有一天布衣学子成长为了一棵大树,皇族就可以轻松的用这种矛盾来对抗儒家。
      大祭酒知道孟语堂说的是对

第一百二十五章:双儒对语黑白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