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个单章说明[1/2页]

回到民国当医生 三关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新书快10万字了,所以打算解答一下一些读者的疑惑。
      1.题材选择
      我写小说有几年了,第一本书写的就算是军事的,那是2018年了……当然那个时候头铁,年轻,写的也错漏很多,那本书最后的结局……404了。
      所以对军事,我还是心有不甘。
      我本身是外科毕业,所以一直想写医生文,当年也有一本404的抗战医生文……还被我太监了。
      心有不甘+本职职业,所以造就了这个题材的选择;
      甚至下本书会写现代医生……
      如果书中有什么医学性疏漏,欢迎大家指正!
      2.断肢再植术的选择
      在近现代医学史上,医学一直都是欧美领先,不仅包括医师培养制度,还包括治疗技术与药物技术……特别是,外科发展方面。
      但是,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是在1963年1月2日,由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陈中伟完成,是咱们中国人做的首例。
      这是我选断肢再植作为第一个冲突卖点的原因。
      到了现在,这个方面的手术主角做了3例,断指、断腕到多节面多指节离断……难度是在进展的。
      3.关于时代技术问题
      有很多人问我,显微镜够格吗?带针缝线够格吗?抗感染药呢?
      显微镜,够格。因为到民国时期,显微镜已经过了好几个世纪的发展了,1931年的时候电子显微镜都被研制了。
      缝线,说实话,我不知道……因为找不到资料,但是纺织业的发达,工业的发展,我觉得真的想要去变细,变够格……技术力量是够的。
      其实缝线的多样化,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多样化起来的,所以我们就忽略这个问题吧。
   

第一个单章说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