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4章 太子太傅[2/2页]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什么高深的技术,秦琅相信崔家看中的可能是秦家在军方的关系,若是秦琅把这油茶和料包的买卖做到军队,利用自家的关系地位,让秦家作坊向军队提供这些干粮,那里面的利润确实是非常惊人的。
      只是秦琅却从没有想过要这样做,他虽然也赞同了之前玉箫在东西市开的两家干粮铺子,但想的也只是多开发出一些炒面、料包的种类,做成一样精致的点心小吃,也算是点小买卖,能让玉箫开心一下。
      他从没有想过说,要把这商品打入军队,要向军队贩卖这种干粮,他早就已经开始向军队提供了数种炒面和料包试吃,若是军队看中哪种,他完全可以向兵部无条件的提供配方和生产加工方式。
      这种钱,没必要赚,也最好不要赚。
      崔家却想赚这钱,还想拉着秦家一起赚,他们想用秦家的关系,然后他们的粮食人手来合伙。
      “你就说可惜他们说晚了,我已经把这方子献给陛下,交给兵部了。”
      秦琼说要为秦琅辞去镇抚使的差事,结果他第二天真的就前往东宫求见皇帝。两个老伙计私下喝了一壶茶,聊了许久,皇帝难得抽出宝贵的时间陪着兄弟聊天。
      “陛下,如今突厥已经退去,陛下即位至今也快一个月了,尚还未册封皇后和太子,臣斗胆,请陛下早日册封后宫之主和储君。”
      李世民端着茶杯,笑道,“是啊,这一继位千头万绪,都没时间举行封后和册封太子的仪式,你提的很及时啊,我看明日九月初一,可给长孙皇后金册宝符。至于承乾,九月初九日,举行册封仪式吧。”
      “老伙计啊,说实在的,你现在就缩在家里,真不厚道啊,朕整天忙的四脚朝天,你却在家享清福呢。”皇帝向秦琼提出了一个请求,“承乾年幼,这孩子向来聪慧,朕十分喜欢,可太子为国之储君,不可懈怠。朕思来想去,想让你来当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太子太师并称东宫三师,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其安全。
      这是从一品的职事官,专职教导太子,极为特殊,有时也做赠官加衔,或是宰相们的兼衔。
      而眼下李世民要授此职给秦琼,却明显是要秦琼真正的教导未来太子承乾,主要是负责教导武艺军事这块。
      毕竟论打,秦琼称的上是大唐一等一的猛将。
      “陛下,臣岂敢为太子师。”
      “你啊,别推辞,你在家里教子侄是教,顺带到东宫教下承乾。”
      “陛下,其实臣今天来,是有一个请求。”
      “你说。”
      “臣觉得三郎人太年轻,读书少,因此做出不少年少轻狂之举来,惹得朝堂非议,之前在河北就引得无数官员弹劾,是陛下爱护才未治罪。现如今突厥退却,朝中总算暂时安定,臣想让三郎辞去镇抚使差事,安心在家读几年书。”
      李世民听了发笑道,“三郎这本事还需要读书?朝中多少学富五车的大儒,也未必有三郎这本事啊。三郎虽读书少,可不学有术,难得的人才呢。镇抚司是在他手里一手组建起来的,立功不少。”
      “陛下,三郎年少,实不适合一直担任镇抚使。”秦琼请求。
      李世民愣住,然后皱眉深思起来。
      “你是嫌镇抚司这差事不好?对怀良前途有影响?影响声誉?”
      秦琼低头不语。
      “既然如此,那朕考虑一下。”他望向秦琼,“叔宝啊,你觉得朕该给三郎安排个什么差事较好?”
      “陛下,臣觉得应当让三郎先读几年书,也好沉淀沉淀,省的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浮躁不安。”
      “好,朕会仔细考虑的。”
      次日。
      皇帝诏敕,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九月初九日,皇帝正式册封嫡长子承乾为皇太子。
      诏封萧?为太子太师,封德彝为太子太保。
      随后,又降敕授封左卫大将军、齐国公、平章事秦琼太子太傅。
      诏封房玄龄为太子少师,杜如晦为太子少傅、李纲太子少保。
      以高士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陈叔达加太子宾客。
      诏授太子少保李纲任太子詹事兼崇贤馆学士。
      同日,中书舍人至平康坊翼国公府传旨。
      授翼国公秦琅兼崇贤馆学士。

第154章 太子太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