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根太了解那几个村干部为人了,说他们是酒囊饭袋都不为过。
吃吃喝喝一个个可有本事了,干实事,你就指望不上他们。
赵长林也了解大队内部情况,可这是王德根压榨自己的理由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德根这几年没少照顾赵长林。
是给赵长林出了一些难题,同时受益最大的人也是赵长林。
心照不宣的事情,赵长林想不管王德根的事情都说不过去。
赵长林挠挠头,感觉自己脑仁疼,时不时看看王德根,大脑在高速运转。
抓阄进厂显然行不通,除去老弱病残,再除去托关系进来的,所剩名额就有限了。
赵长林跟王德根说着这些事情,脸上都是难色。
“大爷,你家亲戚那边大约会有多少人?”
谁家没有几个亲戚?
王德根粗略估算一下,给出五十人左右名额。
这还只是王德根家亲戚,一个队一个小队长,会计,妇女主任,杂七杂八的七大姑八大姨多了去了。
说着说着赵长林头疼的厉害。
赵长林身体靠在沙发靠背上,与王德根对视一眼,俩人都犯难了。
“大爷,要是像现在这样搞,我保证会出事儿。”
亲戚要都是本村的人还好说,一部分是外村的,这就难办。
王德根点点头:“的确,可也不能因为这点事情把亲戚关系闹僵吧?”
赵长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揉了揉太阳穴:“大爷,你要明白一点,厂子建在红日村的目的。
主要不就是带动村里经济的吗?要是外村人员占据一分部名额,我敢说,用不几天大家就会闹到乡政府去……”
闹到乡政府,够王德根喝一壶的。
王德根脸白了:“那咋办?”
“外村亲戚暂时先不管,到时候他们理解就理解,不解也没办法。还是要可着本村人来,唯有这样才能稳住人心……”
王德根思索着赵长林的话,不住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赵长林叹口气:“现在最公平的办法就每家给几个名额,至于人口多的人家,那只能让他们关起门来自己解决,若不然怎么做都得罪人……”
王德根把事情在自己心中合计一番,算算村里有多少户人家,思索每户给几个名额合适。
“这的确是个办法,不过这样一来,人口多的人就会有矛盾。”
现在顾不来那么多了,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
赵长林苦笑:“还有个办法,让各个厂子自己下来招人,到时候村里给组织一下就行了……”
厂里自己下来招人可以把锅甩出去,省的日后受人埋怨。
不过这么做有一样不好,王德根权利会被削减。
村民会越过他,直接进厂,对于将来选举村长不是啥好事儿。
王德根把赵长林第二个主意否定了。
赵长林思索好一会也没想出第三个办法,坐在那里不言不语。
王德根喝口水:“就按照名额来分配吧,这样我也省心了。”
赵长林颔首:“大爷,你应该跟乡长
第146章 名额、心照不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