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3章 风火之势融合[1/2页]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东宫,宫门缓缓大开,太子妃史氏率领着这小小的宫阙中的诸多妃嫔、皇孙,迎出宫门,走到一辆宫车前,纷纷稽首:“臣妾恭迎夫君回宫……”
      刘据缓步走下宫车,望着自己的妃嫔子女们,道:“都起来吧……”
      此番出京,这位汉家太子在郁夷县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直至亲眼看到有雨水从天而降,滋润大地,他才放心回转长安。
      在郁夷这一个多月,他亲自坐镇在郁夷县衙,指挥调度,还不断从博望苑征调物资,总算将旱灾对郁夷百姓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可是,他的心情却怎么也好不起来。
      回想着在郁夷的见闻,这位帝国的储君,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众所周知,这位太子其实是已故的长平烈候卫青抚养、教育长大的——毕竟,当今天子壮年之时,不是在封禅、寻仙问道,就是走在封禅与寻仙问道的路上。
      父子两人一年到头,见面的时间可能还不足四五次。
      以至于,父子的感情,远不如卫青与天子的君臣之情。
      而这位储君自然受舅父卫青的影响极大。
      甥舅的性格,更是特别相似。
      都是同样的好好先生,都是同样的淳淳君子。
      但在现在,这位大汉太子心中仿佛有着一座火山正在暴怒的翻滚!
      以至于,他刚刚下车,竟没有同过去一样,下令给随行大臣、宾客赏赐,反而冷冷的下令:“诸卿随孤劳苦月余,皆赐告,予三日休假……”然后便在妃嫔、妻小的簇拥下,走进了那扇冷冰冰的宫门之内。
      望着那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合拢。
      百余名太子臣属、宾客,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
      这位家上,这位储君,看来……还是没有消气啊!
      “小毛公回信了没有?”人群中,江升拄着拐杖,问着左右的弟子。
      “回禀老师……”一个年轻的门徒趋前拜道:“毛先生在三日前回信了,说是已命贯公门徒延年公子前来长安!”
      “延年公子?”江升闻言,眉毛一扬,问道:“可是那位号为‘能兴我诗者,延年也的延年公子?”
      毛诗学派,乃是汉家三大流派之中最年轻,但人才最多的一个新兴学派。
      自老毛公毛亨先生于河间立君子馆授业开山以来,不知道多少天下英才,慕名往从。
      毛诗学派由是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小毛公手里,得到了已故的河间献王刘德的大力支持。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
      有钱就好办事,君子馆鼎盛之际,号称门徒一千八百,有贤达三十六人。
      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小毛公的关门弟子,如今毛诗学派的实际领袖贯长卿。
      贯长卿治据说极为严谨,其家学更是无比渊博。
      乃父贯高,曾治,师从大名鼎鼎的贾谊贾长沙,为河间献王拜为博士,地位与小毛公是一样的。
      及长,这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儒之子,就拜入乃父知己至交毛亨门下,专修毛诗一派。
      在这近二三十年,随着小毛公老迈,这位贯郎便实际主持起了毛诗学派和君子馆的事务。
      正是在他手里,毛诗学派在失去了河间献王这样的大金主后,发展速度却丝毫没有落下。
      二十年间,教育出无数精英名士。
      甚至有门徒已经官至两千石,拜为一方太守,牧养一郡之民!
      是故,汉家儒生将这位贯长卿尊称为‘河间贯翁以示尊重。
      而这位贯翁治学严谨,授徒数十年,据说从来不苟言笑,无论门徒弟子成就如何,一直都是不动声色。
      直至五年前,一个从齐国而来的年轻人,拜入这位贯翁门下。
      一入门,被得到了这位贯翁的重视,更被收为关门弟子,视为衣钵传人,更曾公开赞誉说:“能兴吾诗者,延年公子也!”
      由是,这位延年公子名动天下,被钦点为毛诗学派下一代的精神领袖。
      如今,这位小毛公的徒孙,毛诗学派下一代的领军人物,居然破除了毛诗学派连续三代‘不仕的传统,毅然进入长安。
      他想干什么?
      江升握紧了手里的几杖,脸色有些难堪。
      本只想找个盟友,来打压一下那个张子重和公羊学派。
      他可从未想过要引狼入室啊!
      江升很清楚,论起治学,他不是顶尖的。
      在学术上,成就比他大的,比他高的,当世还有好几位。
      甚至就连当年的那位谷梁学派的耻辱博士狄山在学术上的造诣也比他高许多。
      更别提董仲舒、毛苌这样的顶尖学阀,以一己之力,将一个学派带到巅峰的超级鸿儒了!
      如今,毛苌先生虽然垂垂老矣,早过古稀之年,据说口齿俱掉,连走路都走不动了。
      但……
      若是太子有诏,朝廷派出安车蒲轮,天子使使亲迎之,江升知道,哪怕下一秒就要咽气,这位小毛公爬也会爬到长安来!
      当年,建元新政时,鲁申公九十好几了,还不是一样不顾旅途劳顿,不远数千里而至长安。
      孔子周游列国,终不得用,这在所以儒生心里都投下了一片巨大的阴影和恐惧。
      所以作为夫子的徒子徒孙们,自诩为儒家正统的各个学派的巨头们,没有一个可以抗拒天子的召唤和辅佐储君的诱、惑。
      这不止是每一个儒生的使命,也是每一个儒生的理想,辅佐君王,治平天下,教化世人!
      只要他是儒生,就无法拒绝这从内心发出来的呼声与灵魂中的召唤!
      “却是我失策了……”江升拄着拐杖,面向北方。
      他原以为,毛诗学派从老毛公毛亨先生开始,就已经足足三代传人选择了专心治学,不理俗物,大约对于政治和执政没有什么野心。
      现在看来嘛……
      人家的野心,大大的!
      一出手,就将自家的下一代传人,下一代的领袖,派来长安。
      若能打开局面,贯长卿和毛苌还能安坐河间?
      君子馆怕不也得搬到博望苑了!
      若君子馆迁至博望苑,谷梁君子何处栖?
      而偏偏,对方是自己邀请来的。
  &n

第293章 风火之势融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