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东夷族天才[2/2页]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他看了以后觉得很对,就写了个公文给御史大夫衙门。
      时任御史大夫是赵周,这位老大人对他素来爱护,没有多问就撤回了他的食邑诸县的监御史。
      但刘据并不后悔。
      因为这个世道已经崩坏了。
      百姓们争相攀比,诸侯列侯,奢靡之风日盛一日,国家穷兵黩武,将军们为了军功,不断的挑起战争。
      汉室几乎三年一小征,五年一大征。
      在这样的乱世,礼乐崩坏。
      若不选用道德之士,君子之吏,重新修复民心,使百姓重回淳朴。
      天下岂非要乱套了?
      所以,他想了想,道:“那去诏家令来问一问,看看有无此事吧!”
      对于家令郑全,他是很信任的。
      此人出生名门,其父郑当时天下知名。
      自入东宫以来,上下大小事务,都经他手,人人赞誉,都说郑家令是管夷吾一般的大才!
      于是,马上就有人奉命去招家令。
      大约两刻钟后,太子家令郑全就带着几个幕僚,趋步入殿,走到刘据面前,拜道:“听说家上有事相招,未知是何事?”
      “郁夷县发生了旱灾,家令可知?”刘据问道。
      “臣已知!也已经行文郁夷有司,令其勤修道德,沐浴焚香,祷告上苍……若其心诚,则天必雨!”郑全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拜道,然后反问:“家上招臣,只是为此事?”
      入东宫七八年了,郑全早就摸清楚了这位储君的个性。
      他是一个仁厚之主,从来不会追责和斥责下属、臣子、宾客。
      没看到数日前,左传诸生,哪怕犯了欺君之罪,也得以给赐盘缠,厚赏遣散吗?
      所以,在刘据面前,郑全素来是理直气壮的。
      “这样啊……”刘据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但,郑全所说,似乎也没有错啊。
      老师们不是说了吗?
      灾害、天变,是上苍示警,对人君或者官吏们的行为的惩罚和警告。
      只要勤修道德,持身立正,那么灾厄自去,天下安康。
      譬如成康之际,就是因为圣君在朝,君子修德,是故山川不崩,河谷不塞,天下安宁。
      郑全一看刘据的神色和模样,心里面就有数了。
      他再次拜道:“家上怎么忽然问起此事?可是有小人挑拨?”
      一副理所当然和毋庸置疑的模样。
      张越见了,都有些不忍直视了。
      这位太子,这位储君,真是刘氏的储君吗?
      怕是当年的惠帝,也不过如此吧?
      惠帝当年被曹参逮着一顿乱喷,也知道回几句嘴。
      这位倒好,被臣子骑在脑袋上了,还以为对方是为了他好……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刘据这一系,都是这样的主。
      宣帝还好,因为长于民间,所以杀伐果断,成就一代伟业。
      但从元帝开始,就一个比一个优柔了。
      也一个比一个性格好了。
      终于让西汉王朝,亡于士族豪强之手。
      没有办法,张越只好理了理衣冠,出列拜道:“家上,臣以为郑家令所言所行,包藏祸心!请家上惩治之!”
      “如若不能,臣只好上书天子,奏报此事!”
      张越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若不把事情的严重性挑明白了,这位太子,这位储君,恐怕还会选择和稀泥。
      甚至会偏帮郑全。
      君不见,巫蛊之祸里,他一直等到江充等人当着他的面,从东宫挖出巫蛊木偶,才忍无可忍,斩杀了江充的吗?
      若是如此的话,郁夷县的百姓的作物,就都要被太阳烤死了!
      所以,张越也就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了。
      刘据一听,有些慌张,连忙起身,对张越道:“张侍中何至于此?”
      郑全也被吓了一跳,此事若被天子知道了……
      自己恐怕就要被吊起来扒皮抽筋!
      那位陛下,可不是眼前这位太子这样的和善之主。
      在他面前,从无什么情义,与他也讲不了什么道德。
      他发起飙来,六亲不认!
      只是,自己服软事小,让出此事的主导权事大。
      若被此人得逞,那么以后他就会不断借长孙之手,插手东宫之事。
      他这个家令还有什么威风?
      更重要的是,郁夷县的事情,可不仅仅是郁夷县的事情。
      牵一发而动全身。
      郁夷的旱灾救了,其他地方的旱灾要不要救了。
      都救了,他吃什么?
      此番,各县的豪强,为了这场盛宴,可没少给他送礼。
      一念及此,郑全也顾不得天子发飙了,天子发飙,那是以后,而且自己还有太子庇护,天子最多责罚自己几句。
      但若此时被落了脸面,那就损失大了。
      更会失去江公的信任,没有江公的帮衬,他还怎么维持自己‘管夷吾的人设?
      “家上,难道家上宁肯信张侍中,也不肯信臣吗?”
      “好叫家上知晓,张侍中欲救灾之法,臣也略有所知,不过凿井取水,架设桔槔而已……”
      “欲凿井,就会抽调徭役,胥吏难免上下其手,百姓必定叫苦连连……”
      “而架设桔槔,就更了不得了!”
      “机变械饰,祸乱人心啊!”
      “倘若百姓用了这机械之力,产生了依赖,时间一长,则机心自生,巧诈之风盛也!”
      “还是令官吏修德,感动上苍,最为合适!”
      张越听着,真是目瞪口呆,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能把盘剥百姓,鱼肉人民,说的如此大义凛然。
      看来这儒家的犬儒们,还真是一脉相乘啊!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张越叹息了一声,拜道:“家上,臣以为郑家令恐怕已经为杨朱之学所侵蚀,要祸乱天下了啊!请家上立刻缉捕,并搜查家令之居所,必有所得!”
      刘据从来没有遇到这种局面。
      一边是自己信任的大臣,一边是自己儿子的辅佐大臣,他老爹钦点的侍中。
      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偏偏这两人,都是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模样。
      现在,他们一个喊着‘他是小人,另外一个大叫着‘他是杨朱余孽。
      该怎么办呢?
      刘据抚着额头,感到头疼无比!
      唉!
      大家君子之间,坐下来好好说话、商量,难道就不行,非要这样!

第150章 东夷族天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