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立刻被上报。
太子刚回平城,便接到了这桩案子。
赵振猜测,当年穆寿去世后,其家族确实在南郊举行了下葬仪式,掩人耳目。
但实际上,穆寿的遗骸并未真正葬入南郊墓穴。
那么,真正的墓葬何在?
赵振与副统领李云从紧急商议后,得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推论:很可能就在平城内,穆寿的府邸或其家族某处产业之下!
然而,这直接触犯了大魏的铁律!
早在几年前,皇帝拓跋焘为整顿风气、防止瘟疫、并彰显朝廷威仪,便已下诏明文规定:平城之内,严禁埋葬死人,所有逝者必须安葬于南郊指定墓区。违者以重罪论处!
穆家此举,无疑是公然违抗国制,欺君罔上!
但穆家不仅是功勋卓着的王府,更是多年的皇亲国戚,枝繁叶茂,在朝在野势力盘根错节。
调查此事,稍有不慎,便会掀起滔天巨浪,引来疯狂的反扑。
赵振面色凝重:“云从,此事关系重大,牵涉甚广。至尊北伐未归,太子监国……你看该如何处置?”
李云从沉吟片刻:“穆家身份特殊,若无确凿证据,绝不能轻举妄动,打草惊蛇。当务之急,是秘密查证穆寿真实葬所,在城内何处。此事……需动用最隐秘的力量,从穆家当年的知情人、旧仆、工匠等细微之处着手,必须拿到真凭实据。”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芒:“同时,严密监控穆家主要成员动向。一旦证据确凿……即便穆平国是宜都王,是皇亲国戚,也需给朝廷、给国法一个交代!”
穆平国,承袭其父爵位,他亡父并未葬在指定之所,自然脱不了干系。
只是,穆平国为何宁可触犯国法,也要如此做呢?这是他的意思,还是穆寿的意思?
倏尔,李云从想起一事。
“你可还记得?太延五年,穆寿与谋士公孙质偶然结识了一位巫觋,竟轻信其言,认定柔然绝不会进犯平城。
岂知,柔然吴提可汗果然率军突至,兵锋直指善无,一时京城震动,人心惶惶。穆寿惊慌失措,竟打算修筑西城门,并奏请太子退避南山、据险死守。
“幸有窦太后拦阻,此议方才作罢。太后临危不乱、指挥有方,急遣司空长孙道生等将出击,终大破吴提可汗之军。
“待至尊返抵平城,本想砍了穆寿、公孙质的脑袋,最终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没有追究。”
表面上,拓跋焘没追究穆寿等人,实则暗中嘱咐李云从,留心像穆寿一样,迷信巫觋的人。
这些年,李云从倒也掌握了不少宜都王府的情报,但“穆寿空穴”之事,竟是声息不闻。可想,若真有其事,实是穆家最大的机密。
听罢李云从所言,李云从与赵振对视一眼,眼中俱是凝重之色。
赵振压低了声音,几乎耳语般道:“云从,你是想说,穆寿很有可能是,也信了巫觋的话,一心想葬在平城之内,以求什么风水荫庇,或是……更隐秘的企图?”
“不无可能,”李云从冷笑一声,满是讥诮之意,“别人或许不那般迷信巫觋方士,但穆寿……你忘了?他晚年时,竟连军国大事的决策,有时都要询于卜筮巫祝之
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是想说……你还有一个儿子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