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六章 那是……小姨阳英?![2/2页]

平城赋 任葭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的话,似乎另有所指,或许也想到了太子妃那未知的命运。
     可要他与父皇相抗……
     拓跋晃苦笑一声。
     半日后,队伍启程返回平城。
     下山途中,需经过崞山脚下的一处小镇集市。虽是小镇,但因地处交通要道,又逢集日,倒也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太子仪仗经过,早有地方官差清道辟路,百姓们纷纷避让道旁,好奇地张望着这支显赫的队伍。
     李云从骑在马上,位于太子车驾侧后方,看似神情自若,但目光却扫视着周遭,不敢有一丝懈怠。
     集市喧嚣,叫卖声、议论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就在仪仗队缓缓穿过集市拥挤处,李云从的眼风,扫过道旁一个卖儿童衣物和玩具的杂货摊。
     一霎时,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裙、头包蓝布巾的妇人背影,正从那摊位上匆匆拿起几件小衣衫和一个崭新的鸠车(3),似乎付了钱,便急忙转身,挤入身后的人群中,动作快得几乎像在躲避什么。
     那是……小姨阳英?!
     李云从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脱口喊出。
     去岁,他奉旨休妻,阳英悲愤交加,痛斥于他,旋后便带着于英如搬离李府,住进了城南老宅。
     后来,李云从尚公主,也曾与阿父去探望她二人。
     岂知,她们只留下了简短几字,踪影全无。
     为此,李云从心怀愧疚,暗中托人寻访,却始终未得其音信。
     怎会在这里?在这平城之外的崞山小镇?
     她怀中抱着的,幼童衣物和鸠车……又是给谁?
     无数疑问瞬间涌入李云从的脑海。
     他不禁勒紧缰绳,坐骑发出一声低嘶,引得旁边的长孙渴侯投来质询的目光。
     “李尚书,何事?”长孙渴侯警惕地按住了腰刀。
     李云从骤然回过神。
     此刻他身负护卫太子的重任,岂能因私事而擅离岗位?
     更何况,那仅仅是一个侧影,集市人多,或许只是相似之人?他不能确定。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疑窦,对长孙渴侯摇了摇头,勉强笑了笑:“无事,只是坐骑似乎被路边杂物惊了一下。”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不再看向那人影消失的方向,专注于眼前。
     然而,那个匆忙且躲闪的背影,那怀中的童衣和鸠车,却盘桓于脑中久久不去。
     (1)崞山(今日横山),位于崞县(今浑源)。
     (2)《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初,后尝登崞山,顾谓左右曰:“吾母养帝躬,敬神而爱人,若死而不灭,必不为贱鬼。然于先朝本无位次,不可违礼以从园陵。此山之上,可以终托。”故葬焉。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3)鸠车,是东汉时流行的儿童玩具,其造型蕴含着孝道文化。依据现存的汉代画像石、出土的实物,可证其为牵引类玩具。
    喜欢。
  

第二百五十六章 那是……小姨阳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