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宋郎中所言,切中时弊[2/2页]

平城赋 任葭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作为监国,她深知朝廷用度浩繁,尤其是连续用兵,国库压力巨大。但若这压力最终全由最黎庶来承担,确非长治久安之道。
     她沉吟片刻,缓缓道:“宋郎中所言,切中时弊,能看到百姓之疾苦,实属难得。你所虑荫户、赋役不均之事,确是朝廷心腹之患。至尊与太子亦常思改革之道,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须慎之又慎。”
     她目光益发犀利:“你既洞察其弊,可有思量改行之策?不必拘泥,可大胆陈说。”
     宋鸿精神一振,心知时机已至。
     他显然对此深思已久,遂不假思索,一一道来:“臣愚见,或可逐步改革。其一,当设法检括户口,清理荫户,使逃避赋役者重归册籍,此乃治本之策,然触动既得利益,需有雷霆手段与周密部署。
     “其二,或可考虑逐步改变计税依据,从单纯按‘户征收,转向更精细地考量田亩多寡、丁口实际,甚至尝试恢复或改良‘计口之精神,使之更符实情,力求均平。
     “当然,此非一蹴而就之事。需先选一二州县试行,积累经验,完善方案,再徐徐图之。”
     闻言,拓跋月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宋鸿不仅看到了问题,更有相对清晰的思路,且懂循序渐进之道,非空谈莽撞之辈。
     “好!你所言极是!可将今日所论,细细整理成条陈。待至尊与太子凯旋,我自会寻机,让你的奏疏直达天听。”
     说至此,拓跋月微微一顿:“只是,宋郎中需谨记,我如今只是代为监国,稳定局面、处理日常政务乃分内之事。至于税赋改制这等关乎国本的重大决策,非我所能擅专,最终仍需至尊与太子圣裁。”
     她这是在提醒宋鸿,也是提醒自己。
     她可以听取建议,可以鼓励僚属,可以代为转呈,但绝不能给人留下越俎代庖、干涉太子权柄的印……
     宋鸿是聪明人,立刻领会了公主的言外之意,立马躬身道:“臣明白。臣之所思,皆为朝廷社稷,绝无他念。条陈写成,必先呈送殿下过目,若有不妥之处,还请殿下指点斧正。”
     “甚好!”拓跋月微笑颔首,“去忙罢,太仓部事务繁杂,大军不日也要回师,粮草调度、赏赐抚恤,皆需提前筹措,你要多费心。”
     宋鸿郑重行礼,退出了大殿。
     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拓跋月轻轻吁出一口气。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为国储才,或是她所能做的最踏实、也最迫切的一件事。
     至于更深远的变革……
     她垂眸沉吟,指尖轻轻抚上微隆的小腹,那里正孕育着孩子,她和李云从的孩子。
     已是六月怀胎之身,自当多加珍重,静心养胎才是。
     正思量间,阿碧已轻声近前,温言劝她饮些酪浆,润养身子。
     屏风之外,承影与湛卢的身影被天光映照,挺拔如松,沉静似岳。
     拓跋月含笑望去,心中更觉安稳。
    喜欢。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宋郎中所言,切中时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