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八章 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2/2页]

平城赋 任葭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整顿金玉肆、躬身掘金矿,还把开酒楼、庄园赚来的钱,献出一大半充作军费。
     这样一个冰雪聪明,又深明大义的皇妹,如何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呢?
     但可惜,以皇帝雄猜之心性,很难对他所重用的人,投以完全的信任。
     今日,赵振的属下潜伏在寓所周遭,将崔浩、拓跋月几人的行止尽数报来。赵振再次松了口气,他们没有任何不当的言行。就连阚骃,也未曾吐露半句对至尊的怨言。
     等到赵振退下,先前一直缄着口,眼观鼻鼻观心的宗爱,忍不住咂咂嘴。
     “你想说什么?”拓跋焘目光灼灼地盯住他。
     “老奴不敢说话。”
     “为何?”
     “老奴愚笨,哪敢妄议朝政……”
     “这又不是朝政。说!”
     “好罢。奴想说……哎,怎么说呢?老奴觉得罢,不妥,不妥。”
     “此话怎讲?”
     “以老奴的脑子,自然是不明白,至尊为什么不重用河西士子。只是,可以肯定的是,至尊没用他们,定然有您的一番用意……”
     “宗爱,”拓跋焘眉头一皱,“你能不能痛快说一回话?”
     闻言,宗爱面露难色,道:“至尊没给阚骃职任,但崔司徒、武威公主却时常去接济他,这不妥吧?”
     “如何不妥?”
     “老奴以为,他们这是在市恩贾义,这……委实不妥……”
     “你懂什么?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
     宗爱委屈地绞绞衣角,苦道:“老奴先前就说了,老奴愚笨……”
     “好好好,笨货,去给毛修之传一声,朕饿了。”拓跋焘哭笑不得,遂打发他去忙。
     宗爱忙应声退下。
     想起方才所说的“分忧解难”,拓跋焘面上露出和悦的笑意。
     这几年来,拓跋月行事更是老练,只怕早已看出,他不重用河西士人的因由。
     当年,拓跋焘西征,兵临姑臧。河西士人虽并未负隅顽抗,但主动投诚者甚少,可见其后降于大魏,乃是情势所迫。
     如此之人,何必重用?之前,拓跋焘令李顺为河西诸臣定爵,只是权宜之计,不必口惠又实至。
     其后,多名影卫报来讯息,称部分河西文武,仍与沮渠牧犍私相往来,恐有异心。
     自那以后,拓跋焘对河西群臣委以重任的念头彻底泯灭,即便是偶尔擢拔一二,也如笼中之鸟,被笼在严密的监视之下。
     试想,万一哪天,沮渠牧犍按捺不住,扯起反叛的大旗;或是那据险自守的沮渠无讳,搞出什么风吹草动,难保河西群臣不会心生共鸣,遥相呼应,掀起一场风浪。
     倘如此,平城内外必会遭遇一场危机。是以,河西诸臣绝不可居实职,更不可蹑足高位。
     但如此一来,河西诸臣难免心生怨怼,故而,兼具“王后”“公主”身份的拓跋月,对河西诸臣施以恩义,自能纾解那些人的怨心。
     她哪里是在市恩贾义,分明是在为他分忧解难!
    喜欢。
  

第二百零八章 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