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六章 沮渠献城(“思帝乡”卷 结束)[2/2页]

平城赋 任葭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好听,”沮渠牧犍恍惚道,“再叫几声。”
      蒋恕只微微一怔便明白过来,便伏在城墙之上一声一声地唤:“大王!大王!大王!……”
      五个时辰后,衔璧牵羊、双手反绑的沮渠牧犍,连同一众文武官员,在苍茫的天穹下,踏着尘土走出城门请降。
      夕阳如熔金般倾泻而下,将他们的身影拉得极长。
      在河西国主沮渠牧犍的身后,一口新赶制的棺材赫然在目,漆黑的棺木上涂满了层层厚漆。
      锃亮刺目的光芒,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而冷冽的光泽,让人心生寒意。
      清扫过的城墙边上,虽已无几分腥血气息,但空气中仍隐约弥漫着沉重的叹息。
      为表尊崇之意,拓跋焘立在魏军之前,亲自迎降。
      忽然起了一阵风,带着一丝凉意。新漆的棺材,散发着浓重刺鼻的气味,直冲拓跋焘的鼻腔,让他不由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
      但他并非那种拘泥于琐屑之人,对此不过是淡然一笑,随即伸手去解开降君手腕上的束缚。
      “妹夫,这一路辛苦了。”几句得体的话语之后,便是温馨的家常闲聊,仿佛两人之间情意笃厚,毫无芥蒂。
      其后,毛修之则被派往德音殿接应武威公主。
      半个时辰后,德音殿前,毛修之来到德音殿前。
      按说,殿中诸人早闻风声,应已做好准备,但毛修之却发现,只有一个宫女一个内侍候在旁。
      伴在武威公主跟前的,还是之前陪嫁的诸人。
      毛修之以为发生了什么变故,自然要问各种因由。
      拓跋月只是一笑:“他们都是河西人,老家也都还有人,我便给他们发放了些绢帛,让他们各自散去了。”
      毛修之没回答,轻蹙了眉,似乎并不太认同。
      她似看穿他想法,又解说道:“你放心,我平日里不让他们进殿,他们传不出什么话来。日后,河西之地,尽归我大魏,他们仍旧是大魏子民。”
      这话说得毛修之点头称许。
      一旁,小黄门黄平,忍不住插言:“小的叫黄平,是德音殿的小黄门,日后还给公主守门。”
      阿澄抿嘴一笑,也笑道:“我叫阿澄。”
      毛修之含笑点头,对拓跋月道:“至尊命下官来接应公主,是怕公主吃得不好。公主是否需要进膳?”
      拓跋月摇摇头:“不用了。”
      他便回道:“那么,公主请上车。车中,有下官早先备好的羊羹。”
      闻言,拓跋月心中升起一股暖意。羊羹,是她在平城宫里吃过的羊羹!
      “有劳。”
      霍晴岚、阿澄一左一右地搀着拓跋月登车,但她腿脚不便,登车竟有些困难。
      一旁,李云从心下一酸,立时跪了过去,充起了踏脚凳。
      她怔了怔,才轻轻地踩上去,而后蹒跚地步入车中。
      在放下帷幔的那一刻,他听得一道似泣非泣的声音:“终于要回家了。”
      “是,我们要回家了。”李云从低低应道,泪水溢出眼眶,洒入尘土之间旋即不见。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

第九十六章 沮渠献城(“思帝乡”卷 结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