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是明眼人还是能从两位皇子同框时,他看向三皇子阴沉的眼神看出他的不满。
      只是三皇子却不似这位亲弟弟的仇视,而是真心为自己的弟弟能够重回自由而开心。
      每次在一起的时候都是那个醇厚的处处照顾弟弟的兄长。
      完全忽视五皇子眼中仇视的目光,依旧温和温吞,连那些本来押宝在三皇子身上的人都有些捉急,生怕三皇子是条真的绵羊被自己的弟弟给吞吃入腹了。
      呵呵……
      乌乾对于因自己五弟搅动的风云我自岿然不动。
      皇帝的意图在如今心智成熟的自己面前看得明明白白。
      他不就是看着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对权利的掌控也大不如前。
      而自己的儿子却像是雨后春笋般节节高,不仅是身体上,心智上,还有对于前朝后宫的掌控上。
      皇帝怎么能够在自己还活得好好的时候,就听着那些大臣,太监们去恭维这皇宫之中另一个男子,让自己的儿子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老去,等待着机会取而代之?
      而皇帝把五皇子放出来就是为了充当乌乾的磨刀石,让他不能松懈,在皇帝没有明确表示之前不能把心思动在皇位之上。
      虽然皇帝陛下简直不能再满意这么个后继有人的孩子了。
      瞧瞧,这对自己对母后孝顺的孩子,对弟弟谦让的兄长,一派温文尔雅,没有看出半分想要争权夺利的想法,,都让皇帝极为满意。
      想想当初三皇子成年之后就可以开府了,没有那个皇子不期待这个时候,毕竟在皇宫之中想要发展势力总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没有出宫开府这样自由自在。
      可是乌乾却请求皇帝陛下能够依旧让他留在寿康宫中照顾瘫痪在床的皇祖母,甚至为了给自己的母后赎罪,便经皇帝允许在寿康宫自己的偏殿处建了一座小佛堂,日日抄写灵经,更是拒绝了皇帝要为他指婚的旨意,只为能够专心的为太后祈福,为皇后赎罪,甚至茹素,不近女色,身边连个宫女都没有,简直过得清苦极了。
      本以为三皇子是做做样子讨皇帝的欢心,可是这几年来,他日日如此,连奉旨外出巡视都不例外,这样的举动,皇帝怎么能不满意?
      所以当那位李大师在循例为皇宫检测之时,向皇帝禀报,三皇子身上的紫气已经可以同皇帝媲美时,皇帝心中涌起的浓浓的忌惮之心,才会听信他的话,把五皇子放了出来用来制衡。
      可是看看三儿子孝顺长辈,兄友弟恭,半点都没有争权夺利念头,金武帝心中就有些愧疚,这么些年这三儿子可是日日如此,想来一个再好的演员也不可能做戏到这么个地步,再加上他还那样的年轻。
      然后在隐卫报告了几次这李家居然没有经过自己的允许居然私自语五皇子有密切接触,便心中有了计较,对李家的不满也到达到了一个极值。
      想来当初引导自己觉得三皇子会威胁到皇位,都是为五皇子重归自由做铺垫吧?
      这是把自己这个皇帝当枪在使吧?
      呵呵……
      这李家还真是被自己的仁慈养大了胃口,这是想干什么,居然把大金历来修士不得干涩王权的禁忌当摆设吗?
      所以皇帝也越来越不相信这李家测算的什么谶语了。
      一个被权利蒙了心的修真家族哪里还能值得信任?
      可是皇帝陛下忘记了当初自己登基的时候,选择皇宫供奉的时候还不是因为这李家的马屁拍得够好,哪里是因为他们法术水平够高。
      所以在皇帝陛下已经有了固有思维的前提下,他看李家不顺眼,虽然没有跟他们撕破脸皮,但是却不再是大开方便之门了。
      而对于五皇子乌坤则是像飞翔在云端一样忽上忽下。
      刚开始出来见父皇的时候是战战兢兢,却发现父皇居然一如既往的对自己和煦以待,就欣喜若狂。
      在之后父皇恢复了自己的所有待遇,甚至有些时候,获得的赏赐比乌乾还好,就更是沾沾自喜了。
      要不是旁边还有个李瑾拉住他,差点就故态重萌了。
      可是还没等他享受着这重归父皇的第一宠儿的身份太久,父皇的态度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不仅有几次大的皇家宴会没有派人通知自己参加,甚至当着大臣的面重重的斥责了自己,让自己下不来台,甚至连着帮自己说话的李大师都被皇帝厌弃了,在皇家祭祀这等大事上居然另选了司马家。
      这下所有人都看出了点什么,本来有意向接近的人都止步不前,持续观望。
      这对于急于扩充势力与乌乾对抗的乌坤和李家来说真是极为不利。
      他们一着急,动作的幅度就越发明显,皇帝就越发厌弃,更加收缩他们手中的权利。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第500章循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