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4章 上下一日百战[2/2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选神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一直孜孜不倦前赴后继的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将皇权关进笼子里,让皇帝垂拱而治,所有的事情全部交给大臣去做。
      按理说,这种做法和后世的君主立宪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这些读书人忘了一件事情,他们把皇权关进笼子里了,但是却再也没人能把臣权关进笼子里。
      理论上皇权应该和臣权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这样才能让整个国家良性发展,其中任何一方偏弱都会出问题。
      大明朝的皇权虽然理论上已经非常集中了,但是皇权某种意义上要通过臣权来体现,通过众多官吏的手来实现。
      而大明朝的绅权过大过重,已经成长为国家的毒瘤,相应的,理论上大明朝的臣权虽然限制不了皇权,却始终在阻碍和削弱皇权的实施。
      大的方向虽然如此,但是聚焦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朱弘栋很难说方逢年几个人的坚持是错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自己的做法才是错误的。
      可是朱弘栋要想打败清朝,某种意义上就需要不断加强皇权,同时也意味着不断削弱臣权。
      这也正是政治的复杂性,有时候可能你目的是正义的,但你手段是邪恶的。
      而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你可能要做一万件事情,这中间如果你做上五千件邪恶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也许就忘记了自己的目的,或者走上一条路无法回头,最终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
      所以官僚和政治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这里,在于有人能不忘初心,有人走着走着就忘了。
      具体到目前这个场景下,朱弘栋一面需要加强皇权,一面又不能过于破坏规则,否则会与文官集团形成过于尖锐的矛盾,不利于他团结一切力量抗清的最终目的。
      并且他刚刚将所有政务委托给方逢年,方逢年作为首辅,必须要有收复对应的权利,现在朱弘栋刚刚把政务委托出去,就差说道方逢年的权力范围内,这本身也是对方逢年威信的一个打击。
      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权衡,在谢三宾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朱弘栋逐渐体会到,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所面临的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所有的斗争,往往隐藏在这个决策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持续不断的政治斗争的一份子。
      正如韩非子所说:上下一日百战,下匿其私,用试其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
      翻译成人话就是:君主和臣子每天都会发生大量的交锋,臣子会将自己的私心藏在公事之中,不断在试探和揣摩君主;而君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制定游戏规则。
      这个才是一个君主每天眼睛一睁开,就会面临的情况。
      所以君主常常被称为孤家寡人,因为它是整个国家权力的中心,权力的发源地,围绕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追逐着权利,想方设法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
      他身边的嫔妃背后有自己的家族,是属于外戚;每天服侍他的太监,背后同样有自己的宦官群体;为他守卫边疆征战四方的武将,背后同样有一个庞大的武将群体;为他管理天下,牧守进献的大臣,背后同样有一个庞大的文官士绅群体。

第234章 上下一日百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