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章 胡惟庸挺合适的[1/2页]

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发现朱涛说这些话的时候,身上隐隐带着一丝杀气。
      也是,能从流寇手里活下来的人,并且靠着自己在京郊扎下根来,就算是个少年,也肯定不是什么善茬。
      “杀戮过重,恐怕会伤了皇上和臣子的和气啊。”胡惟庸忽然说道。
      他这个人善于拉拢党派,自然不怎么适应这种用杀戮立威的办法。
      在胡惟庸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拉拢其中一批人,比如他就是靠着李善长,成为了淮西勋贵的代言人。
      “君臣之间哪有什么和不和的,不过是两种利益立场的调和与互相需要罢了。”朱涛笑了笑。
      胡惟庸脸色发白:“少东家,这话可不能乱说!”
      现在主流的言论还是君臣相得才算盛世,隐隐把皇帝与大臣当作同一个利益集体,朱涛这话在一般人听起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尤其是,他就是个例子,表面的君臣相得,实际上势同水火。
      “所以不用讲究那些表面的话,说到底,会有大臣反对摊丁入亩,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这个策略对人民无益,只是对他无益,甚至损害了他的利益。”
      “那么我之前说的,就是打掉这个跳的最欢的人,然后给所有大臣更好的利益!”
      “更好的利益?”朱元璋疑惑了。
      大明百废待兴,就连官俸都有些微薄,他上哪去找更好的利益送给大臣?
      倒是胡惟庸联系朱涛在后厨说的话,眼前一亮。
      难道?少东家想用那种离经叛道的方法?
      “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商路的事。”朱涛笑了,看向朱元璋:“爹,你想想看,要是能让朝廷拉起一条商队,每个大臣都有份子,这条商队的利润一方面用来维持经营,另一方面则用来让大臣们有更多收入,这算不算更大的利益?”
      朱元璋目瞪口呆,这可是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千百年来,重农抑商都是王朝的主流思想,勋贵们倒是挺喜欢掺合买卖,但是让那些重视清名胜过生命的文人沾上生意,怕不是要引起轩然大波。
      “不行,文臣怎么可以沾染商贾之事?”朱元璋直接否决:“那些文臣若是知道了,怕不是要戳……戳皇上脊梁骨!”
      朱涛撇了撇嘴,江南富商无数,论起来,哪个背后没有官员,谁不是官员的亲戚?
      “这又不是直接让他们经营,而是巧立名目,更何况,只要利益够多,那些文官绝对会给自己立上大义的名头。”
      朱元璋被朱涛说的三观有些崩碎,他看向胡惟庸,想问问这个前文官之首,朱涛说的对不对。
      然后,朱元璋就见到胡惟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胡惟庸抬起头来,笑容有些苦涩。
      胡惟庸作为前首相,很想驳斥朱涛的歪理邪说。
      但是,他仔细思考,却发现朱涛是对的。
      朱元璋沉默,他的臣子,可都是精通理学,将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挂在嘴边的读书人啊!
      “爹,你一个行商,竟然不知道有多少商人背后有官员背

第27章 胡惟庸挺合适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