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七章 战争开始了[1/2页]

大明之五好青年 木允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就算继续让叶向高留在家中养老,也得等登基大典之后……
      这场斗争还没完。
      事实上这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已。
      杨信从没指望东林群贤们会就这样偃旗息鼓,这只是第一场较量,原本历史上也一样,这场发生在乾清宫的冲突只是移宫案的前奏,不过这场前奏现在被他打断了,那么东林群贤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呢?
      这才是最关键的。
      他紧接着离开皇宫。
      当然,田尔耕和许显纯留下,他们俩留在了乾清宫。
      这时候就得考虑天启的安全了。
      好在他说了给自己爹守灵,直到登基大典开始,他是不会离开乾清宫,而此时乾清宫里的宫女太监都是李选侍的亲信,还有九千岁和客氏,这样加上许显纯二人后,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天启的安全。而外面有方从哲,该如何挑选吉日,该如何举行登基大典,这些天的军政事务,这个统统有方从哲来处理,反正一个月前的大明,也就是这样运行的,只不过原本宫里是宅着的万历,这时候宫里是守灵的天启而已。
      大明的运行照旧。
      至于杨信……
      他站在皇极殿前空旷的广场上一副深思熟虑的表情。
      “你认识汪文言吗?”
      他说道。
      “回杨同知,见过几次!”
      身旁的锦衣卫说道。
      他是许显纯手下的,准确说已经算是北衙的鹰犬了,许显纯作为锦衣卫堂上佥事,参管北镇抚司,自己有直属的爪牙,这些就是那些真正被描述得无比凶残的特务了。
      “立刻去盯住他,今天他的行踪必须搞得清清楚楚,天黑前给我。”
      杨信说道。
      “小的明白!”
      那锦衣卫立刻行礼离开。
      杨信的优势很简单,就是他知道东林群贤的智囊是谁,其他人往往会忽略这个小小的监生,但作为一个清楚后来一切的人,他知道这个人才是东林党和王安这个同盟的核心,这个隐藏幕后的人才是他们的真正智囊,而接下来东林群贤如何应对,都不可能少了这个人。
      他需要的是盯紧这个人。
      “骆思恭对锦衣卫的控制如何?”
      杨信问道。
      他身旁剩下的两个锦衣卫面面相觑。
      很显然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毕竟骆思恭是锦衣卫老大。
      “如果他是忠臣,那就不会在意你们的,如果他不是忠臣,你们身为锦衣卫职责何在?”
      杨信说道。
      “回杨同知,骆掌印很有威望,锦衣卫上下都听他的。”
      一个锦衣卫小心翼翼地说。
      这意思就是他有足够能力。
      骆思恭执掌锦衣卫多年,而且掌印之前就已经作为锦衣卫重要人物多年,而原本历史上骆思恭是移宫案主力,这种在宫中进行的行动,没有锦衣卫参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骆思恭原本历史上就被收买了,而从之前他的表现看,他的确已经被收买,否则他不会让锦衣卫阻拦他们,只是这个家伙够狡猾而已。收买这种事情那就看出价了,他能被收买着对抢皇帝视而不见,也就有可能被收买着干别的,只要他会拿钱办事,那要他办更多的事也就只是一个简单的开价问题了。
      这个人必须划重点。
      杨涟和左光斗这些反而可以不用太在意,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行事的能力。
      他们还能怎样?
      又没本事造反!
      实际上明朝这些文臣之所以嚣张,纯粹就是惯出来的,换九千岁上台那么折腾他们也一样忍着,搞阴谋对付是肯定的,但造反还真就没有敢的,最多也就是鼓动闹事,但即便这样也没能改变什么,五人墓碑记写的再好,也改变不了他们被镇压的事实。
      “王安的亲信有哪些?”
      杨信说道。
      真正有能力搞事情的是宫里这些。
      因为他们可以让皇帝落水,哪怕他们的背后是这些大臣,但大臣终究不能直接让皇帝落水,还是得通过这些人,搞阴谋容易,实施阴谋就必须得是能够在皇宫动手的人。
      “王公公亲信一则魏朝,目前已经掌兵仗局,二则施大用,其他就是身边使唤的赵恩,张永龄等,日常受其信任的还有惠进皋,曹化淳,王裕民等人,另外还与文书房太监金忠交情最深,亲如兄弟一般。王公公还是当年跟着冯保起家的老人,在这宫里算得上一辈子了,与这些掌印的太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交情,要不然卢太监也不会那么痛痛快快地交权。”
      那个锦衣卫说道。
      “魏朝?”

第一三七章 战争开始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