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2章 天时、地利、人和[1/2页]

三国之大汉重生 凌风笑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权投降刘备后,刘备正式接管了孙家的全部地盘,除了被周瑜抢去的蕲春郡。
      孙权真的被刘备上表为交州刺史,刘备不算食言。
      大军迫近交州,逼迫士燮兄弟交出交州的控制权。
      孙权虽然名义上是交州的最高领导者,但已经被刘备剥夺了所有军权。连同其手中的文臣武将全部接收。除了宁死也要追随孙权为家将的三朝老臣韩当和从小与孙权一同长大的凌统,程普因联系不到周瑜,对孙权不满,告老还乡。
      其他的大到张昭、张?,小到吕蒙、陈武、朱然等文武全部归顺刘备。
      不管历史怎么演变,刘备善于收买人心的本能都没有变。
      刘备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一来他自己本身出身贫寒,他深知贫寒百姓的苦楚,也很愿意重用出生贫寒的将领。
      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地结交士族,非常珍惜得来不易写“皇叔”之名。因为他非常羡慕士族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优越地位。所以,他对士族的拉拢程度也是当时各路诸侯中力度最大的。
      他在尽力地维护着大汉传承四百年的士大夫制度,所以深受青徐扬州一带士族的拥护。
      同时他又尽量地减轻治下各地的税赋,至少是远远低于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的。
      其仁义之名也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他在接收孙氏一族的江东地盘和文臣武将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以陆家为首的江东士族很坦然地按受了刘备,以张昭为首的士族代表们也很坦然地接受了江东新主。
      至少,刘备的仁义,刘备的果决都是要强出还没满二十的孙权不只一点点的。
      何况刘备头上还顶着天子亲口承认的“皇叔”之名。
      这一来,刘备得江东就赚大发了!
      张昭、张?、诸葛瑾、陆逊、丁奉、潘璋、吕蒙、陈武、朱然、吕范、朱桓、贺齐、蒋钦……
      如此强大的班底,无疑大大地增强了刘备的底蕴。
      而这些人大多出身士族,相对于曹操的残暴专权和刘琦的无故革新,这些人更加认可仁义无双的“皇叔”刘备。
      别说谁忠谁奸。
      至少到现在大家心中都承认同一个政权??大汉。无论刘琦也好、曹操也罢,还是孙权、刘备,都是汉帝手下的臣,为谁服务都不过是共扶大汉江山罢了。最终也不过是看谁能够笑到最后,成为天子以下的那个权臣而已。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选择自己觉得更能笑到最后的那个主公谁也没有错。
      孙家覆灭,他们自然会归顺强者。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就象跟随周瑜投向刘琦的鲁肃、黄盖、凌操、董袭等人,包括那两万一同前往的鄱阳水师。
      他们另择明主的初心是为了为先主报仇,以全忠义!
      至少在刘琦麾下是没有人看不起他们的。
      就算刘琦给了周瑜高于所有人的军政一手抓的特权。
      当然,周瑜也不是不明是非之人,等他在蕲春安定下来后,便一心训练兵士,将太守之职交了出来。这是后话,后面再讲。
      孙权走得很窝囊,也看清了世态炎凉、人心难测

第322章 天时、地利、人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