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宋词现,声名鹊起[1/2页]

三国之大汉重生 凌风笑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铮!……”琴声起,唤醒正在臆想的刘琦。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白波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吕梁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铮!”琴息诗落。
      焦尾琴清脆的声音,伴着刘琦那稚嫩又饱含苍桑的朗诵,把大家带入了另一个世界,那纷乱的并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混乱。
      现场一片安静,端起的酒杯都忘了送往嘴边,大家犹如身临其境,随刘琦征战沙场。是啊!在这京城中争权夺利,却不知全国各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说好的忧国忧民呢?一群饱学之士尚不如一个十六不到的少年乎?
      无耻的刘琦剽窃了精忠岳武穆的千古名词,震憾了全场,也震动了小蔡琰的心扉,大好男儿就该心怀天下!之前所谓的名门之后,天下奇才,在文武双全、心怀天下的刘琦面前突然变得都是那么不值一提。
      “啪啪啪……”也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堂上掌声雷动。
      “我不如琦弟多也!”卫宁带头表态。
      “果然刘家好儿郎!”
      “此子果然不凡!”
      “好胸襟!”
      ……
      各种赞叹不绝于耳。
      “这算什么诗啊?对仗完全不工整!”杨修见刘琦抢了自己的风头,有些不满的说。
      “文学一说,重在意境,谁说诗赋一定要对仗工整?刘公子此诗让闻者身临其境,让画面刻入脑海,谁能说不是好诗?刘公子如此心胸,如此气魄,为国为民,岂是你等花前月下之语句能比?”曹操也是汉末文豪,又是心怀天下的一代枭雄,自然更能体会这词中深意。
      杨修一时羞愧,怕引众怒,也不敢多言。
      “伯喈,你以为琦儿这词作得如何?”荀爽捋了捋胡须说。
      “刘琦侄儿,你说你这唤为词?”蔡邕没理荀爽,直接问刘琦,称呼也直接变成侄儿了。
      “禀诸位老师,琦作此词时,全凭一时兴起,后来想起,又觉得不诗不赋,学生又不舍得丢弃,便称其为词了。还望诸位先生多多指教!”刘琦向诸公拱手领教。
      “并无不可啊!刘公子之前的《出塞》开起了七言诗的先河,说不定这词的先河也将从这《满江红》开始呢!”另一大儒陈??之子陈纪说到。
      ……
   

第53章 宋词现,声名鹊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