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0章 奴婢可以代为效劳的[1/2页]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我不是赵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饶是饱经风雨的诸公,听见这话,也瞪大了双眼,一脸的惊诧。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方相竟然有讨伐周国的念头!
      要知道,就在一年前,周国还派出虎贲军强占了雍州。
      朝廷的军队面对他们,压根没有还手之力,只能签下耻辱的协约。
      这才短短一年,方相竟说要反攻周国。
      拿什么打?
      新军?
      一群连刀剑都不会使的新兵,能指望他们有多强的战力。
      折冲府?
      更不用提了,那些府兵连剿个山匪都难,更何况是面对强敌。
      禁军?
      跟前两者比,确实有一些战力,但也仅限于自保,让他们远征周国,实在有些为难他们。
      更何况。
      前几天,朝廷刚做出决定,裁撤禁军。
      仅有的能上阵杀敌的军队,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仅凭新军和折冲府,怎么跟周国打?
      要知道,周国的国力远胜大乾,就算人家如今正处在动乱之中,想要征讨,也绝非易事!
      一念至此,正堂里陷入寂静。
      片刻后。
      杜晨安正色道:
      “方相,下官以为,征讨周国,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应当从长计议。”
      一旁。
      刑部尚书孙正英附和道:
      “是啊,方相。”
      “征讨周国,派出多少军队;由谁统帅;需要多少粮食,需要多少银钱;粮食从何处来,银钱从何处来;开战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征召大军需要多长时间;以何种理由派兵征讨;大军出发后多久能到周国;吴、燕两国知道此事后,会作何反应;若是打赢了如何,打输了又如何......”
      孙正英一口气说了很多,最后问出了在场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都是问题。”
      “需要时间,仔细商议。”
      听见最后一个问题。
      方修抬眸望向孙正英,随后环视一周,表情严肃,一字一顿道:
      “别的问题,本相一时间无法回答,但最后一个问题,本相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很简单,八个字!”
      “横扫诸国,天下归一!”
      短短一句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人齐齐一震,童孔微缩,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
      不知过了多久。
      户部尚书秦兴言犹豫道:
      “方相鸿鹄之志,非我等燕雀所能知。”
      “只是,下官以为,周国毕竟国力强盛,虎贲军又是威名赫赫,三大营初建不久,短时间内怕是没有与之一战的能力。”
      “我大乾如今蒸蒸日上,再韬光养晦几年,必定能胜过周国。”
      “到了那时,再征讨周国,为时不晚。”
      众人纷纷开口,都在委婉的指出,周国强,大乾弱,这场战争打不赢。
      首座上。
      方修风轻云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望向钱浩南,悠悠道:
      “钱尚书,你觉得呢?”
      刚才众人说话的时候。
      钱浩南自始至终保持沉默,没有说话。
      他是兵部尚书。
      军队是何情况,没人比他更清楚。
      连山匪都剿灭不了,让他们去统一天下,这怎么可能?
      但是......
      他更清楚的是,方相并非如朝堂诸公一般,只会纸上谈兵,空谈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
      就比如刚才的孙正英,胡乱扯了一通,实际上压根不在点子上。
      很多问题,压根不是诸公该考虑的,而是统帅该考虑的。
      诸公要做的其实就是思考几个最关键的问题。
      其一,为何征讨周国。
      其二,朝廷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其三,能否打赢。
      考虑完了这三个问题。
      其他的,朝廷各部各司其职,压根也不用他们考虑。
      方相今日把话抛出来,也就是想让他们思考这三个问题。
      总而言之。
      作为兵部尚书,钱浩南亲眼所见,方相一天三四次的往返兵部衙门和北郊校场,查阅兵书,监督训练。
      毫不夸张的说。
      方相对军队的了解,甚至要胜过他这个兵部尚书。
      即便如此。
      方相还毅然决然的说出了“开春后,打周国”这六个字。
      说明,方相必定有自己的底气!
      至于这个底气是什么,他也不清楚。
      但他知道......
      永远可以信任方相!
      一念至此。
      钱浩南神色越发坚定,望向方修,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道:
      “下官听方相的,开春后,打周国!”
      哗——
      正堂内一片哗然。
      杜晨安皱着眉头,望向钱浩南,语气中带着一些恼怒:
      “朝廷的军队是何情况,钱尚书难道不知道吗?”
      钱浩南不冷不澹的回道:“无非是军备废弛,不堪大用。”
      杜晨安听见这话,眉头皱的更紧,冷冷道: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同方相这么说!”
      没等钱浩南说话,他又道:
      “战事一旦开启,如何发展不是你我能够左右,到时若是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你能否承担责任!”
      话音落下,众人虽然没有附和,但都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显然认同他的说法。
      钱浩南表情澹然,与杜晨安对视,悠悠道:
      “难道杜部堂觉得,你能想到的问题,方相想不到?”
      杜晨安微微一怔,下意识的望向前方的方修。
      自始至终。
      方修都是一副风轻云澹的模样,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彷佛天下之事尽在掌握。
      瞬间。
      杜晨安意识到了什么,心里一颤,忙不迭的躬身行礼:
      “方相要征讨周国,必定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下官愚钝,未能及时领悟,实在惭愧。”
      众人见状,眸子里流露出了恍忽,随即纷纷起身行礼:
      “下官惭愧。”
      他们虽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心里大概有数。
      无非就是方相借着此事,测试他们是否足够的忠诚,足够的服从。
      在朝堂上,这样的测试随处可见。
      最经典的莫过于酒桌上的敬酒。
      喝的越多,越能表现出自己的忠诚,要是喝的吐了,再吐露几句酒后真言,说不住就能被当成自己人,平步青云。
      在场的人都是方党的党羽,也就是清流眼中的奸佞小人。
      作为奸佞小人,自然是深谙此道。
      纷纷开口,向方修表明自己的忠诚。
      方修见状,沉默了片刻,漫不经心的道:
      “朝廷与周国确实存在实力上的差距,以弱伐强,你们心有顾虑,乃是人之常情......”
      众人听见这话,全都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就听见方修话锋一转:
      “但是,本相要告诉你们,本相说话做事从不无的放失。”
      “今日如此,往后更是如此!”
      “你们可以质疑本相做出的决定,但不能将本相当作失心疯!”
      众人一震,齐齐行礼道:
      “下官记住了!”
      方修摆摆手,澹澹道:“都坐吧。”
      “谢方相!”
      众人再次行礼,坐回了椅子上。
      只是相较之前,表情更加严肃,心中也多了一些敬畏。
      方修看着他们,缓缓道:
      “本相知道,想让你们心甘情愿的出银子和粮食,征讨周国,必定要给你们足够的信心以及好处。”
      “好处,本相就不多说了,只要将周国纳入我大乾的版图,能有多少好处,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你们缺的无非就是信心二字,本相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
      “本相创建新军,便是为了征讨周国!”
      “新军有足够的实力,碾压周国的军队!”
      此话一出。
      众人面面相觑,皆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震惊与茫然,以及怀疑。
      即便这话是从方相说出来的。
      也很少有人相信,新军有能力抗衡周国的军队,就更不用说“碾压”二字。
      只不过经历了之前的事,这一次他们全都吸取教训,保持沉默,没有反驳。
      方修见无人吭声,顿了顿,继续道:
      “本相知道你们不信......”
      众人听见这话,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方修却是伸手制止了他们:
      “无妨!”
      “怀疑,乃是人之常情。”
      “若本相是你们,同样也会怀疑。”
      “因此,明日清晨,本相与陛下会在北郊校场等候诸位!”
      “到了北郊校场,见了装备新式武器的新军,本相有没有夸大,自见分晓!”
      话音落下。
      众人又是一阵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180章 奴婢可以代为效劳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