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 顾氏[2/2页]

赘唐 日落晚风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次到来的人,有前著作郎,也就是顾公!”刘子发言语间,便是带着淡淡的惋惜。
      “这……”苏有为的双眸早就瞪大了。
      刘子发口呼“顾公”,他当然知道是谁。
      但加了一个“前”字,可见这位在大唐朝堂,或是诗坛之上,大有声名的人物,这次大概率是遭贬了。
      顾况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随后入朝为官,至今有四十余年。
      而看刘子发欲言又止的模样,只怕这一次,一向以贬斥时政,关心黎民百姓疾苦,为主要创作对象的顾况,当是贬出京师长安了。
      “子安可能不知道,顾公于昨日朝会时,已经被受命为饶州司户,不日就会上任。
      这次的诗会,实际也是对顾公的送别诗会,往来之人,可不算少!
      但是,若是参与进来,说不定也会得罪其他人。”
      这是刚才和他说话的,另一名同窗王文,在一旁提醒道。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却是把苏有为绕的有些晕沉。
      那这诗会,到底去还是不去?
      看出苏有为的迷茫,王文在一旁笑道:“子安可是别这么召集,方才刘兄话没有说完,这次的诗会有好几场,顾公去不去,我等便看个人愿望,但有一人,不能不去……,为此,我等,当好生琢磨一些诗作才是!
      到时候,有子安,还有诸位同窗在,定然能名扬四方!”
      ……
      往家里面赶的白幼美,自然不知道他走后,各处所发生的一切。
      回到家舍,他将那些打包回来的肉食,为阿喜等人分上大部分,让三个少年郎拿回去,帮着补身子。
      然后,又要忙着准备晚上的摊食。
      “二兄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回小郎君,二郎没有说,只是让晚食不用给他做了!”
      白幼美刚一回家,就从老郑的口中得知,自家二兄白居易,在他走后不久,受到顾家人来信,便一道往顾府上去了。
      老郑的回答,让白幼美眉头皱了起来。
      顾家作为长安有名的官宦之家,加上顾况本人出名,上次他见过的那顾家郎君,便是风姿卓越之辈。
      二兄这次突然前往,大概是有要事,且涉及顾家,也只有二兄的恩师,那位大诗人顾况本人了。
      可以说,自家二兄随后大半生的诗文,受此人影响比较大,且多是反应社会现实。
      难道是那位顾况顾老出了什么情况?
      念及此,白幼美心中一叹。
      他二兄,还有那位大诗人顾况的境界,他是一辈子都学不来的。
      能做的,是将一些脑中的技术,转化为现实,来反哺这个时代下的唐人。
      至少让大唐,或者大唐以后的中原王朝能走得更强大富庶一些,涉及到底层百姓,让大家的日子过的好一些。
      就如同涉及到衣食方面,让每个人有衣服穿,有东西吃,不饿肚子。
      于当时代,甚至几百千年之后的封建王朝里,都是一个大问题。
      但如果有可能,他这只蝴蝶,又为何不去试试呢?

第四十五章 顾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