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拿捏大唐军队,犯上作乱?
可不是没有人考虑过这个严肃的问题,政事堂的相公,亦或是朝堂中的御史们,也正是在全力搜集着证据。但得天子之心,也绝非今下这个时候,就能将李?扳倒,更多的人,则是在观望……
长安盐运使府。
李?今日正好进宫面圣,顺带将近几月来,收集的奇珍异宝,呈给了天子李适。
说到天子李适,作为先帝李豫之子,宝应元年,由奉节郡王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后以之名义,筹集重兵,平定了安史之乱。广德二年,被立为皇太子。
登基之初,李适有中兴之景象。但之后,任用幸臣卢杞,又进行消藩之战,再有这些年对李?这等之臣信用,可以说是极尽昏庸之态。
这等环境下,为大唐天下,自是蒙上一层看不见的灰雾,就是朝中一些忠正之臣,也多遭打压。
李?的目中无人,嚣张跋扈,旁人则是敢怒不敢言,忤逆之人,轻者受牢狱之灾,重则危及身价性命。李曼曼的家庭,正是因此蒙冤遭劫,也才有了今日这档子事。
府邸的书房内,李奕脸上有五个清晰的指头印,这正是他父亲李?刚刚打的。
便是他做足了准备,还是让那对兄妹逃了一个,弄到现在,差不多是整个长安都知道了。
天子而今虽说昏庸,但并非无知,到明天,御桌之上,指不定会有多少弹劾奏书。
这些弹劾奏书,天子自会不去计较,他父亲这些年受的比这还多,还能无事,且官职上步步高升,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简单四个字概括,正是“简在帝心”。
但是,他父亲李?还是感觉失了面子,对李?而言,面子有时候比钱财还要重要。
当然,李家这两年来,加上前十几年之积攒,不说富可敌国,但也差不多了。
不仅是在长安,便是在洛阳之地,所拥有的田产房产,即是无数。
而李奕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父亲发这么大火,也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动手打他。
十余年来,他一直为他父亲出谋划策,两者的关系,虽说是父子,但内在里更像是合作。
今日他父亲的怒火,李奕刚才已经知道,重点不在于这次拿到关键账本的兄妹走了一个,乃是天子今天怒了。
愤怒的原因,不是他父亲做的一些恶事,而是做了一些事后,没有擦干净屁股。相比较而言,今日逃走一个,尚算是一个小问题。
大问题在,在于让皇帝面子不好看,他父亲面子不好看。
可能早年出身行伍的缘故,李?长相高大魁梧,最让人注意的,是他脸蛋两边稠密的长髯。
在冷静过后,他摸着两边长髯,沉吟道:“另外一人,抓住不抓住已经不重要了!
还有另一人审问出什么了没?”
“父亲,那人前几日就已经受了伤,这次又遭到我们围追堵截,必然还在长安城内,孩儿一定会想办法用府上的力量找到,留着的话,毕竟是个隐患。另一人,则到现在还没审问出什么,骨气还很硬……”
第二十九章 李家父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