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1/2页]

重活:1982 不会淼的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起铭啊,下次别浪费钱买这些,家里什么都有。”
      “就是,你赚钱也不容易,留着给自己花。”
      “起铭也不小了,在学校谈朋友没?”
      “就我儿子,这么帅能缺人喜欢。”高芝兰炫耀似的说道。
      “不过,咱家起铭真是出息了,你看看,看看这皮…摸摸,你摸摸。”
      小舅掏出口袋里的手套,一个传一个的炫耀着。
      “哥,你家起铭是真出息了。”
      饭桌上,张起铭只顾埋头大快朵颐,对身边的声音置若枉然。
      全家人从老到小,各个对他赞不绝口。
      夸他聪明的,打小机灵的。
      年纪轻轻就有出息的,也有劝他千万要当心,不敢影响学业的。
      张起铭抬头灿烂微笑,道:“不能,我还要上大学呢!”
      上桌的第一句话,就语出惊死人。
      大学…
      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像黄坡镇每年一共两个名额。
      考上了就可以成城里人,户口换到城里,吃公家按月配给的公粮,进厂做工人。
      考不上就还是农民,辛勤劳动,自给自足。
      要是能考上中专,那更不得了。
      直接就成了干部编制,家里人说话都多了份量。
      虽说桐城是地级市,想必名额也不会太多。
      去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17,但这不是最夸张的。
      最夸张的是,这187万的数字是通过高考预选,拿到考试资格的人数。
      没通过预选,拿不到考试资格的人数,是它的十倍还要多。
      也就是说,仅仅是第一道门槛。
      高考预选,就刷掉了1800多万,百分之90的高中毕业生。
      拿到高考预选资格的,基本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187万人里,本科的录取率是百分之40~50。
      但考不上本科也没关系,咱上专科和中专也一样。
      有些人甚至一开始,就是冲着中专来的。
      没错,就是高考中专。
      这时候的中专分为‘初中报考和‘高中报考两个部分,
      初中报考为三~四年制,高中报考为两年制。
      考上就是衣食无忧,上学吃着公粮,有干部编制。
      毕业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房子,端上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至于说,考本科上大学。
      毕业就是领导,择优分配到重要的单位和部门去。
      都哪儿都是单位抢着要的人才,有些偏远地区来个大学生,全市上下像供祖宗一样供着。
      就指望大学生有文化,能带领咱脱贫致富。
      这年代的文化人,那是真的吃香啊!
      留一头长发,背个破行囊,要是能再淘一把二手的吉他。
      随便弹上几下,做两首狗屁不通的诗。
      你就可以上路了。
      到哪儿都有姑娘为你神魂颠倒,不光管吃管住,还争着抢着要给你生猴子。
      生完你都不用管的,屁股一拍走了。
      人姑娘带着孩子,眼巴巴望着等你回来,把痴情二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n

第一百三十一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