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行校际之间的沟通联络就有些不合适了。所以,外联部应运而生。
据后来唐大树所知,他能作为第一任部长在背后也经历了一番争论。
学生科汪智科长看中的是他因小说而打响的名气,事实上在去年末市文联等单位到北工专调研期间,当时感到倍有面子的校长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因为其想起了他在澳大利亚新威尔士政|府TAFE学院戴维教授访问期间的灭火行为,后来又有省会电台采访事件期间他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
也许是闲聊,也许是暗示,反正汪智科长已经把让他加入团学会作为一件心事来抓,这次是个好机会。
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唐大树没有在团学会工作的经历,一步登天会不会弄巧成拙,如副科长孙知秋就担心会把工作搞砸,毕竟外联部是学校的门面,建议让他转到学生分会的某个部担任副部长,先锻炼一下再说。
这时就体现出汪智科长的高明之处了。送人送满情,去年戴维访问事后,唐大树低调但坚决拒绝了辅导员建议其加入学生会的邀请其实表明他应该对此有想法,但职务可能不理想。手里有货,当然心气会高嘛。
外联部和其它部不一样,是有机会在校领导面前出现的职务,本来就是想让领导心想事成的嘛,你搞个其它分会的副部长算怎么回事?为了增加说服力,汪智还拉了学生会的现任副主席及几个分会的主席、总支书记来发表意见。
他们会有什么意见了?年纪大点的马上面临工作分配的事,这需要汪智点头才能获得好处;年经小点的正是积极上进的时候,他们怎么会违背学生科科长的意思?所以大家都在不同角度对唐大树进行夸奖,其中表现最积极的是孙正辉,他陈词激烈地认为唐大树有相当的智慧、胆量和能力,完全胜任外联部长之职。
还有个支书的台阶。
于是有了今晚的新官上任。
汪智科长在发言中大致讲了外联部的几大职责:代表学校与外校保持及时的交流与沟通、和学校紧密联系的各机关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系、学生会各大活动完成礼宾接待工作、拉赞助、社会实践联系、参与学生会活动的策划和筹备等等。
前面三项是虚的,最主要的任务其实是拉赞助,这是保障学生会日常支出的重中之重;
至于社会实践之类的只能是口号,因为除了几家国营的濒临倒闭的市属企业之外,北工专还没有机会进行实践过;
而最后一项就是凑数的,团学会的内部活动和外联部有啥关系了?你只要负责搞到钱就行了…
在组织架构上,外联部地位不低,直属于学生会,但不设各级分部。而部内就只安排有一位副部长、一位秘书,目前暂时都缺位。
在确定自己的职责之后,唐大树就觉得自己入了套。搞钱,这么神圣的事业你们竟然让哥来做?可是无论如何,学校已经给了自己足够的礼遇,总不能手一摊说做不了吧?想想自己对重生的理想,嗯,这个亏就先吃了吧。
第658章 外联部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