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也都相当不错。我有个朋友在市广播电台工作,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推荐你去把歌曲在那里试唱的。”
他现在确实承认唐大树的文艺的才华了。一部小说,让他的班主任刘兆麟高升进就业指导办,让年级指导员刘凤举兼任了校**书记,也让学生科长汪智在校领导面前出尽了风头。
《第一次亲密接触》随着实体书的热卖而再次成为文学界的一股新流。赵朴初确实是搞出版的好手,很敏感地抓住了这种机遇而推波助澜。在省城,他组织了许多文学成就上颇有建树的一批文化人展开“研讨批评”,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包装、思想发掘、文学价值评判。
随着文学批评的持续发酵,对它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被公认为是“网络小说开山之作”,也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第一部畅销小说。
许多评价认为,“它的难以被超越,不仅仅是由于它在网络文学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破空而出这一历史机缘问题,更在于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性。在智性幽默的外衣下,对古典精神与当代文化的体察与融汇,是其一举达到网络文学顶峰的根本原因。”
细化到写作技巧上,虽然“有很明显的学生气,并且由于作者本身也并非将其当做纯文学创作看待,因而作品整体上存在略显稚气的随意性。但是,尽管如此,在作品当中仍然常常出现精巧的、智慧的文字。同时由于作者工科生的背景,在文本叙事上又呈现出理性简洁的一面。”
据赵朴初说,鉴于国内以及华人圈对它的评价非常之高,且销售状况非常乐观,不排除再次加印20万册或者更多的可能性。唐大树的意见是,商业上的操作由他全权处理,一是他没时间来搞这个,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其实更好;二也是这本书对他来说其实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他还有更好的要写。
缺钱的时候,最想着来钱快的方法。
然后赵朴初表现出非常热情的态度,表示想享有优先出版的权利这一次虽然本意是想着讨好董婉婉的,却一不小心赚了个盆满钵满。就凭这一部书的热销,就凭唐大树的文笔,哪怕下一部写得不是太好,蹭这个热度,他都非常看好。
省里国内尚且如此,市内就更不用说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文学社、文学团体来校,其中不乏重量级的级的单位。学生科作为第一线的管理者,确实在校领导面前风光了很多。毕竟,能让校领导露脸的机会,是学生科的成绩嘛。
他们严格地说来都是沾了唐大树的光,而孙知秋,则可能是一个伯乐。他有信心,通过发掘唐大树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从而奠定他自身的地位。
试唱?
唐大树很意动。没有门路,确实是阻碍他在音乐领域大放光彩的决定因素。一想到原本可以为他带来巨额利润的好歌好词就这样泯灭在历史的潮流中,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歌手名利双收,总不会心情愉快。
而且这是孙副科长的好意,更是接近学生科领导的一个难得好机会,怎能拒爱?
他更做起美梦,听说在后世,庞龙的《两只蝴蝶》狂赚了2.4亿,他不要多,少一个零吧。实在不行,再少两个也能接受;少三个也未尝不可!凭借印象里到2010年时有十几年的歌曲,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创造出无数个奇迹!
于是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第479章 完美世界(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