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装中出现问题,只要通知,门店将用最快的速度登门解决。唐大树还计划,在以后专人调研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价格方面,本着长期作战获取口碑的策略,坚决执行不涨价不赚黑心钱。反正有二级总**的优惠,没必要为了赚这个钱而坏了名声,虽然很多商家都在这么搞。
不过在开发票这件事上,胡林开始有点意见。因为发票是向当地税务局“买”的,象买商品一样每张发票都是有价格的。企业开出的发票越多,向税务局买的就越多,花的额外的钱就越多,所以一般地企业当然不喜欢开发票。
他的意见也是这样:如果客户是学生、没有在职或者在职单位不给报销的话,那么他要了也没什么好处,只是个消费凭据而已,那么就给收据。如果是在职,那才给发票,因为单位可将发票汇总起来,当作一种成本,在计算所得利润时增加成本以减少纳税额。
很多人都认为税务局是某一天登门查账按发票量收税,其实是通过企业向税务局买发票的时候收的。这个额度不大,按照商品销售小规模的税率是百分之三,但是加不住零零散散都是钱啊,这是净利润。
在开始做电脑培训前,唐大树就委托陈思对几位股东进行过基本的商业知识教授,所以胡林知道了。知道,就会胡思乱想,谁让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呢?
胡林说的其实很有道理,很多商户也都是只开手工的收据不开发票,因为他们也会认账的除非客人强烈要求。在这方面管得还很松的90年代,逃税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但是唐大树坚决要求开发票取代收据。
“积极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虽然这部分钱很多人都在赚,但我们坚决不赚这个钱。不但电脑门店,就是电脑培训都要严格按规矩来!这块等沈静回来我会好好跟她谈。我们做的是正当生意,赚的是光明正大的钱,我不想有任何瑕疵在这里面。其实想赚钱,方法多的是,不需要通过这种手段!”
他说的是实话。光是一部小说,已经让他赚到很多钱了。先是三万,不久前十万,后面的十万应该不成问题,这已经是这时代普通人十几年的总收入了。他这么说,只是给两位兄弟灌输一个观念:违法的事不要做。
90年代到00年代,有太多曾经的大佬、叱咤风云的人物锒铛入狱,虽然因为偷税出事的极少,但是他们很多人是占据、倒卖、贪污国有资产,比偷税漏税更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在时代的影响下,他们心底放松了对国法的畏惧。
一步宽,步步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罪行也不是一下子加深的。
唐大树不希望他的兄弟们受这种“原罪”的影响,所以一开始就要把这些规则建起来,让他们警惕起来并严格做到。将来的路还很长,他有信心让他们都发达起来,但是到那个时候很多风格已经形成,或者在长期的熏陶下,环境和风气会让人慢慢受影响。
他希望兄弟们都走正道,走得稳,走得久。
第402章 立规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