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普及速度太快,跟不上形势就会淘汰!我们都来授课了,开拓市场的事谁来?课程开发的事谁来?暑假后的布局怎么搞?”
这是些大问题。胡林想过但没有好主意,卢长荣等着唐大树拿主意。至于沈静,她从来都抓不到大方向的,虽然她在班上是支书。
“这几天讲课,我发觉我们的教材要做大修改你们几个也都提出看法了,确实不行。因为我们的教材是供中专学生使用的,他们在知识层面、教育背景和课程设置上都和培训班的人有很大区别。我们是按照一个学期来学的,他们只有短短的二十天、十几天。
电脑基础教程的课本能勉强给这三个班挑着用,五笔字型的教学,沈静也做得很好,但是在办公自动化方面,我认为目前的授课还没有条理性,临时买的教材并不合适。
至于速成班,我觉得它成了四不像。单单讲究个‘速字了,‘成却未必,我已经注意到班上有学员对此不满意了。他们是我们的第一批学员,如果最后在他们的嘴里口碑不好,我想也就没机会再搞下一批了,直接回家过暑假吧!”
话说得很重,但是却合理,这也是几个人在办学初期就定下的规矩:有什么事,关起门来讨论,要直指问题所在,不需要拐弯抹角。兄弟姐妹之间吵吵闹闹并不怕,把问题讲清楚就好了,否则别别扭扭的一直到暴发更不好。
“老大,你说了算,我们都相信你的。”
几个人都点头同意。不是因为唐大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而是他说的很中肯。能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不迷失眼睛,这眼界就宽得很么。
开始以为培训就是简单的上课,真正沉下去之后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克服了最初的怯场、茫然之后,他们便意识到,上课,并不是仅仅懂得有知识就行的,还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口才、趣味性、关联性、知识面、互动性,还有应变…
他们也学到很多。
对于付出很多心血的培训,他们现在已经不单纯地把它看成一个玩笑、一个发财的工具,而开始成为一种事业。
然后听到唐大树的话,他们觉得有一种危机感。
怎么办?
“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们要好好做培训,那就要让他健康成长,就要未雨绸缪。‘大树电脑培训不单单是一个赚钱工具,还有一个社会责任,就是要用最优惠的价格,送给学员最前沿最得用的知识。这一点,你们觉得单靠我们几个人够吗?”
肯定不够!教一些简单的技能还能胜任,可是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这几个人又能教多少人呢?他们也要充电的啊!
“所以啊,我们得有生力军加入、得重编教材、得展望未来紧跟时代需求,这需要我们脱出一部分精力来想这些问题这也是我考虑再三,不想再开设新的课程的原因先把手里这三个班搞好,争取在结业的时候学员都能有满满的收获,我们才真正算进入这一行了。”
怪不得有钱不赚,原来所图甚大啊!
第357章 开张了(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