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1章 双李大战小魔王[1/2页]

摊牌了,我就是文娱天王 夏秋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直以来,总是有很多人说。
      华语歌曲一直起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全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情歌。
      一点高一点的思想境界没有。
      看看人家国外,人家的音乐之所以繁荣,蒸蒸日上,就是因为经典歌曲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
      还有传达社会思想的题材。
      例如公益,环保,反战等等。
      再看一下过年,好家伙,全是靡靡之音。
      这样的说法一直以来很有市场。
      就好像华语乐坛相当于国足那把,即便你从不看球,从不关注。
      一场球赛没看过,一个足球运动员不认识,甚至连最基本的足球规则都搞不清楚。
      在自己心情不好,郁闷烦躁的时候,心情愉悦,激动的时候。
      都可以随口吐一口口水,在逼逼赖赖说上几句垃圾话。
      然后那些负面情绪就可以得到充分释放,而本来十分开心的心情也可能会随着更加愉悦。
      在一些人眼里,足球可以是臭气轰天的垃圾池,可以是随意咒骂发泄的木头人偶。
      至于是否有成绩,他们不在乎。
      反正成绩肯定是垫底。
      ...
      话说回来。
      华语音乐亦是如此。
      当然,那些喷子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自然是看不到,听不到华语乐坛的努力。
      前世曾经有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说过这么一句话:
      “没有垃圾电影只有垃圾观众。”
      随后被无数网友怒喷。
      但实际上,这句话说的并不是不无道理。
      一些所谓的小资情调年轻人,文艺青年偏爱国外文艺片。
      一边怒骂着国产片全是垃圾,全是狗血剧情,演技拉胯云云,为什么不能跪下来向国外学习?
      一边又在豆酱上舔着国外影片的腚。
      但实际上文艺片领域国产电影一直都不差。
      陆然记得19年有一部国产文艺片,一举拿下了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影帝与影后大奖,一时风光无量。
      但随后在国内上映却票房惨淡。
      这个时候那些平时喧嚣的人都不跳出来说话了。
      毕竟这些宣传厌恶商业电影,只看优秀文艺电影的人,压根舍不得一张影票钱去啊。
      他们只能装死。
      默不作声。
      否则的玩意没忍住喷了被洋老爷认可的影片,岂不是对father不敬?
      ...
      这片时空的华语音乐也是这个现状。
      不少所谓的逼格很高的文艺青年从来不听华语歌。
      “有什么好听的?横竖都是情情爱爱,太过肤浅。”
      然后说话的时候头发一甩,耳机一戴,听起了英文歌。
      他们真的能听得懂吗?
      不见得。
      曾经发生过一个啼笑皆非的事。
      某个只听英文歌只看国外电影,只喝星巴克的语文老师,有一次参加老师聚会。
      一桌子除了她全是英语老师,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
      席间她将耳机拔掉,外放了平日里她最喜欢的英文歌。
      一桌子人皆静。
      再她暗自惊喜的时候,高谈论阔自己“华语音乐垃圾,西方音乐有文化”的理论时,旁边那位英语老师小声告诉她。
      她现在播放的,是一首小...yellow...歌.......
      ...
      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很多人听英文歌,压根听不懂。
      其中一些人是奔着抓人的旋律去的,但更多的人是为彰显自己的优越。
      一群听华语的土狗,哼!
 

第191章 双李大战小魔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