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5章 陆然的营销见解(二)[2/2页]

摊牌了,我就是文娱天王 夏秋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先生你就说吧,我们大家伙都听着呢...”
      ...
      其他人这时也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吴倩茹虽然没有说话,脸上的期待之色就差点没写成文字。
      “是这样的,以往歌曲专辑的发行都是整体同时放出来,我们这次可以分批次发。”
      陆然将心中的想法如实说出来。
      “整体发行无论是对于收费专辑还是免费专辑来讲,都是一个既定的策略。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唱片时代,便是如此,一路沿袭至今。
      但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那是宝岛和hongkong行政区繁荣的文娱市场,使得音乐创作和电影工业一样,形成流水线作业。
      一张唱片从构思到完成通常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
      虽然那是因此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但质量良莠不齐也是事实。
      唱片公司不知道一张唱片里十几首歌哪几首有成为爆款的可能,但是逐一放出来又不符合市场规律。
      毕竟你歌曲做好不第一时间发的话,那时的音乐风格受西方影响,变化特别快。
      很可能没过几天就落后了。
      所以整张一次性发成为一个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
      现在的专辑最多就是在发行前先发一个EP单曲试试水,试探一些市场的反应。”
      说到这里陆然话音一转,继续道。
      “但实际上分开发有分开发的好处。
      在本身具有话题度关注度的情况下,分开发意味着不用等整张专辑制作好,就可以先行发出一两首歌去满足歌迷的期待。
      后续还可以根据歌迷的反馈,之后的歌随时调整。
      同时,如果歌曲本身质量足够过硬的话,前面歌曲引发的口碑效应,会成为一种正面的引导作用,拉高歌迷期待的同时,关注度也随着攀高。
      还可以大幅度延长整张专辑的社会存在度。
      也能为歌曲打榜提供一些助力。
      不会出现明明很多质量超高的歌曲,因为一下子放出来太多,不仅天榜前面的位置不够,歌迷一时半会眼花缭乱也听不过来,反而会让一些佳作被低估被埋没。
      效益最大化...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综合以上原因。
      我认为整张专辑分批发行势在必行!”
      陆然一番长篇大论讲完,全场傻眼。
      寂静一片。
      大家都大眼瞪小眼,神情里有些无辜。
      陆然说的这些道理,无疑是正确的。
      而且也不是那种空前绝后的营销点子。
      曾经就有人这么干过。
      而且还是一个一线歌手。
      后面的结果是,新专辑分批发之后,不仅没有带来正面影响。
      反而让他的名气迅速衰落。
      如今正在流窜于各大级别不高的音乐小网综上当评委。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位歌手没落的原因。
      就是和他最后一次的新专辑宣发有关。
      分批发的歌曲,将原来很多的粉丝量给耗尽了。
      因为研究者发现。
      专辑分批发行这个点子其实非常秒。
      但是,是要同时满足很多条件的。
      每一个条件都极其苛刻!
      要求极其的高!
      整个华语乐坛,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敢自信这么做。
      不用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
      华语乐坛最后一位天王,王世杰。
      退出歌坛的天后,林菲。
      以及半隐退,多年没发过作品的另一位天后,许星蕊。

第175章 陆然的营销见解(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