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77.万国出资,世界第一功德柱!(12)[2/2页]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黑血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小小的东亚,不,即使是整个亚洲都容不下这条神龙。
      李渊激动无比。
      平平无奇李家主(乱世雄主):
      “我现在郑重声明一点,武则天,那就是李唐的孙媳妇!”
      “不管别人认不认,反正我肯定是认的!”
      “不得不说,李治的眼光真好!”
      “把武则天娶回去当皇后,那绝对是李治一生中干的最英明的一件事,不愧叫做理智!”
      “干得漂亮!”
      ……………
      李世民听到李渊的话,差点一口老血没有喷出来。
      自己老爹这就叛变了?
      你也太不矜持了。
      ......
      而当时武则天也愣了,他没想到李渊竟然承认了自己是他孙媳妇,这可是开天荒的头一遭,都让她有点感觉不真实了。
      而此刻正在打仗的岳飞,那也是发出了自己由衷的感慨。
      怒发冲冠: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女人,竟然能有此功业!”
      “佩服!”
      岳飞真是不得不服啊,他们宋朝打一个金人都这么费劲,可是人家却为呀四海一扫八荒。
      这完全就不是一个段位的。
      ……………………
      而此刻的秦始皇,舒畅的大笑,眼中满是赞赏。
      大秦真龙:
      “就冲着武则天,让炎黄屹立于世界之巅!”
      “我就承认,武则天当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就根本没有跟这些后辈子孙挣名夺利的心思,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只要为炎黄付出者,有功必赏!
      这样的霸业,足当千古一帝。
      这样的皇帝,炎黄应该多出几个。
      ……………………
      李世民此刻感觉到万箭穿心!
      他苦苦经营一生,修改历史,写帝范,不就是为了成为千古一帝吗?
      可是它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同,还被秦始皇等人鄙视。
      可是,秦始皇却承认了武则天的功业,觉得武则天可以称为千古一帝,这简直在啪啪打他的脸。
      这就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
      他攥紧了拳头,手指都掐进了肉里。
      ……………………
      此刻的人皇帝辛,也是满脸的赞赏。
      反神先锋(上古人皇)
      “敢为炎黄开拓者,必为炎黄铭记!”
      “武则天冒着身死国灭的危险,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的风险收益那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这才是变法变革的魅力所在!”
      “而武则天,就是最大的例子。”
      “我为炎黄能用此等不世雄主,感到欣慰!”
      ……………………
      赵光义没想到,一个又一个的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会这么高。
      不就是让万国来朝吗?
      不就是建了一个破天枢吗?
      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我自己也可以去建造啊。
      想到此处,赵光义突然眼神一冷,突然找到攻击武则天的角度了。
      大宋战神:
      “说到武周天枢,我才想起来,天枢高45.87米,直径为3.6米,底座方台周长为50米。”
      “这要耗费多少民资民力?”
      “用铜铁建造,这得多少钱啊?”
      “一个皇帝不想着体恤民生,却想着建造这么一个东西,来显摆自己的功业,这简直就是给后世帝王开了一个恶劣的先河!”
      “知道什么叫勤俭治国吗?”
      “武则天建造天枢,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应该被大家所不齿!”
      “这是典型的昏君所为。”
      ………………
      赵光义说完,所有皇帝都是一脸的厌恶,在他们认为,天枢建造肯定是有必要性,这可是炎黄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标志啊!
      那是炎黄的不朽丰碑。
      那将留给后人,得是无上的荣耀,怎么能叫铺张浪费呢?
      他们很想去痛骂赵光义,但是又觉得如果骂赵光义,又纵容了后世皇帝,在没有功业的情况下,肆意给自己脸上贴金。
      一个皇帝心里堵的不行,碰见这种混蛋,真想把他直接给宰了
      这既是鸡蛋里挑骨头,太恶心人了。
      而此刻的陈通却笑了。
      陈通:
      “谁跟你说建造武周天枢是花武周子民的钱?”
      “你怕是不知道吧,建造武周天枢费用,那可是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君臣,共同筹资数百亿建造而成的。”
      “就是为了表示他们对于武周王朝的景仰和崇拜!”
      “何来浪费一说呢?”
      这!
      皇帝们愣了。
      炎黄还没花钱?
      这还真是功德柱啊!

377.万国出资,世界第一功德柱!(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