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孙晟果真了得,一番经略,竟真令北疆分崩离析。”杨广很快也得知了突厥分裂的具体过程,不由得对长孙晟赞不绝口。
      这里面固然有杨坚运筹帷幄之功,但也需执行之人能力卓绝才能圆满完成任务。而长孙晟显然没有辜负杨坚的信任。
      突厥势力错综复杂,长孙晟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可见其玩弄权术蛊惑人心的手段已然出神入化。
      黛琦听他称赞长孙晟,忽然起了坏心思:“那二郎可知他另一个身份?”
      杨广神色一动,却是一时想岔了,以为长孙晟跟裴矩一样还有个隐藏身份,便顺着黛琦的话追问了一句:“莫非他也是某个大派的幕后掌权之人?”
      黛琦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禁失笑:“二郎想哪去了……二郎可还记得我曾与你说过代隋而立的是唐?”
      杨广点点头,心情有些阴郁。
      “开启一代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嫡次子,而其皇后正是长孙晟之女。”黛琦心知杨广远没那么脆弱,故而也并不避讳,“而长孙晟之子长孙无忌也是一代名相。”
      “贞观盛世。”杨广目光深邃的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随即坚定道,“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黛琦笑意更甚:“这才是我的二郎。”
      杨广小脸莫名一红,这,这话……实在暧昧了些。然而杨广心中却生出一股莫名的雀跃。
      黛琦撩完就不管了,转而说起了猫鬼之事:“并未在云定兴府上查到被诅咒之人,如此看来,云定兴和太子妃都是幕后黑手用来掩人耳目的。真正操纵猫鬼者另有其人。”
      “还没查到此人么?”杨广皱眉道。
      “有点眉目了。”黛琦眯了眯眼,习惯性的卖起了关子。
      “是谁?”杨广抬手一指,略带急迫的问道。
      杨广常常腹诽黛琦在外人面前总是装的一副谪仙模样,在他面前却原形毕露,可他又何尝不是呢?在黛琦面前,杨广总是鲜活无比,不经意间便将喜怒写在脸上。
      黛琦成功吊起了杨广胃口,便不再卖关子:“顺阳公主。”
      杨广神色一震。
      这顺阳公主不是别人,而是他三婶。顺阳公主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女儿,宇文邕的妹妹,嫁给了杨广三叔,也就是如今的滕王杨瓒。
      诧异过后,杨广的神色便恢复如常:“顺阳公主前朝时便与我阿娘有嫌隙,如今她暗中操纵猫鬼,不可不防,一定要派人盯紧了她。”
      ……
      如今已近十一月,各地赋税相继入京。
      杨尚希年纪大了,身体也有顽疾,自裴矩随杨广巡狩回京后便越发不怎么管事了,民部一应大小事务都交给裴矩去办,显然是有意将他当做接班人培养。
      如今也不例外,赋税一运到民部,杨尚希便让裴矩主持清点记录。
      全国的赋税都在这里,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庞大。民部大小官员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加班加点,甚至困了就直接在办公的隔间里睡了。
      经过民部官员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清点记录的任务。
      裴矩将包括土地、户籍、财政等在内的数据都整理一番,然后写了奏疏呈交御前。
      由于大索貌阅和输籍法的推行,清查出隐户人口达到一百六十五万之众,而这一年边关基本稳定,国内叛乱也大大减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粮食产量也比往年增加了许多,其他手工业制造逐渐繁荣,商业经济同样也有所复苏。
      于是尽管杨坚轻徭薄赋,今年收上来的赋税依旧十分丰厚。
      国库终于有所充盈,朝廷上下也不用像去年那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天子龙颜大悦,随即将论功行赏之事提上了日程。
      杨广位列亲王,爵位已然无可再封,于是杨坚便赏杨广黄金百两,授上柱国之位。
      接着是裴矩,刚好杨尚希又上了一道乞骸骨的奏疏,杨坚体恤老臣,便调杨尚希为蒲州刺史。而民部尚书之位则由裴矩接任,并授裴矩列侯爵位。
      “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这是杨坚对杨尚希说的原话,可见他对杨尚希的看重。
      杨尚希自是感激不尽。
      封赏完裴矩,便轮到黛琦了。
      杨坚心知以黛琦的性子,就是给她高官厚禄她也懒得去上衙点卯,于是便也封她一个列侯爵位,食邑一县。正好苍穹宫位于同官县,杨坚便将此县给她当封地了。
      黛琦接到圣旨时颇为感慨:“想不到我也封侯了,这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吧。”
      “你是孤儿。”系统提醒一句。
      黛琦:“……”
      随杨广出巡的千牛备身以及民部和各地有功官员也都得到了相应封赏。
      恰逢长孙晟出使西突厥归来,杨坚干脆以出使有功的名头给长孙晟也加了一道封赏

第170章 栗园寿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