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小滚滚是真的调皮捣蛋还粘人,比熊孩子还要熊个高八度。
      此时,小滚滚又被带去山上放风了。
      黛琦则和杨广一起研究赵伦到底会把那批私银藏在什么地方。
      “如今我们在赵家甚至郁林郡周围都没有搜到那批私银,要么是赵伦藏的太深了,要么就是他已经将银子转移了。”黛琦分析道,“他宁死都不肯交出银子,可见这事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我以为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他赵家野心极大,想要借着这批银子起事;其二则是他用这批银子通敌叛国,不管哪种都是真正诛九族的大罪,所以他宁可自己死也不愿透露银子去向。”
      之前杨广训斥程达等人犯下诛九族大罪,也不过是嘴上恐吓一番,按照如今的新修开皇律,只有谋大逆是真正的灭族之罪,但也未必就会诛九族。
      开皇初期的律法是真的宽松仁慈,只是到了后期杨坚年纪大了,性格日渐多疑易怒,才开始施行严苛的律法,动辄就在大殿上杖毙大臣。
      杨广听了黛琦的分析,同样深以为然,且按照如今的情形,恐怕后者的可能更大。不然那批银子不会不翼而飞。
      “将赵伦之子赵菁和赵辰带来。”杨广思索少许,当即命人去将这二人带来。
      赵菁和赵辰很快带到,二人恭谨的行了礼。
      赵伦一死,赵家人人自危,此时二人再见到杨广不由得多了几分畏惧和惶恐。
      “赵伦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畏罪自杀,然其虽死,余辜犹在,其吞下的私银俱都不翼而飞,你们身为其子,当知晓去处。”杨广盯着他们,一边审问一边观察他们的反应。
      孰料二人俱是一脸茫然,甚至唯恐杨广不信,忙慌张解释道:“启禀殿下,草民的确不知银子去处,先前阿爹也从未与我们说起银矿之事。”
      “这倒是奇了,连赵金都参与了此事,你们反倒比不过一个外人?”杨广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
      两人神色一僵,有些尴尬的说道:“或许阿爹是不想我们也牵连进去吧。”
      杨广观其表情,发现二人当真表现的一无所知。他又问了赵伦平日交往之人,二人将知道的都说了,这些人基本都是当地的名流,也有一些江湖侠客。
      黛琦将他们说的人名都记了下来,杨广接过纸张,圈了几个人名:“这几人孤倒是不曾听说,你们可见过其真容?”
      二人连忙点头:“见过。”
      “那便画下来吧。”杨广吩咐道。
      “是。”二人不敢违抗,当即分别开始作画。
      待他们画完,杨广将画像拿起观看,黛琦也过来一起看。
      “此人装扮好生古怪,白衣白袍,白纱遮面,似乎还是个和尚。”杨广重点关注了一人。
      黛琦闻言,连忙放下了手中的纸张,凑到杨广身边观看。
      “咦。”黛琦惊咦一声,“这装扮好生眼熟……唔,我想起来了,这是弥勒教的装扮。”
      杨广神色一动:“你说的是梁武帝时人傅大士创立的弥勒教?我倒是有所耳闻,只是此教多以弥勒之名谋反,梁朝覆灭之后,便也销声匿迹了,莫非又要死灰复燃?”
      “恐怕并没有真正销声匿迹,只不过是隐藏在了民间。”黛琦深知这种邪教的危害,“似这等邪教,极难铲除干净,因百姓多迷信,一旦他们隐入民间,纵有神仙手段也找不出他们来。”
      最有名的比如白莲教,它自唐、宋时期兴起,延续一千多年依旧死而不僵,朝廷强大社会稳定他们就像老鼠一样隐藏起来,一旦天下动乱他们就出来兴风作浪,戕害百姓,实在是国家的一大毒瘤。
      此处提及的弥勒教也是这类性质的邪教,教徒往往假借弥勒佛降世之名蛊惑百姓,又合狂药令人服之,使得父子兄弟互不相认,唯以杀害为事,堪称丧心病狂。
      “这赵伦与弥勒教暗中往来,可见的确有谋反之心。”杨广将画像重重拍在桌案之上,冷哼一声。
      赵菁和赵辰闻言大惊,当即伏地叩首:“殿下明鉴,此事我等万万不知,赵家子弟并不曾参与啊。”
      赵伦已经死了,死者已矣,但生者还要活下去,总不能为了他一个死人还要牵连整个家族。
      “赵家之罪朝廷自有判决,非孤一言可定夺,你等无需跪求于孤。”杨广淡淡摆手道,“且起来退下吧,此事勿要声张,否则惹来杀身之祸休说孤不曾提醒你们。”
      “是,是。”二人不敢多言,立即恭敬退下了。

第163章 弥勒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