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和墨翟从岳麓书院出来,墨翟看着千丝,问道:“准备去哪儿?”
千丝看着书院门前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人,道:“我想去酒楼好好的吃一顿,你有没有银子请客?”
墨翟沉默了一下,然后扶着额头道:“这个……还真的没有。”
一个上神,竟然没有凡界的银子,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千丝也没有。
以前做傻妞的时候,有一个赚钱的机会,当时她觉得没啥用,离开的时候就都把银子留给傻妞了。
做小狗的时候,也赚了一点儿钱,可那里的钱在这里就不能用。看来,以后她也要想办法挣一些俗世的钱。
没钱就不能吃好吃的,千丝有些沮丧,那就穷逛吧!
两人往主街上走,听说主街上有很多大户摆的灯楼。
有些是为了给自家的读书人扬名的,有些是给自己生意做广告的,有些就是纯有钱烧的。
反正各种各样的灯楼摆出来,无论目的是什么,百姓都能得一些实惠。
千丝和墨翟现在就是穷苦百姓中的一员,灯楼上的每一个灯笼上都灯谜,只要猜对了灯谜就能得到相应的彩头。
两人在主街上大致看了一遍,二十来座灯楼,几乎都围满了人。
灯楼成金字塔状,从下到上大概百十来个灯笼,当然有的人家为了彰显自家的大气,灯楼搭的比较高,灯笼也比较多。
灯谜的难度也是层层递进,由下到上,难度逐渐增加。
最下面的,一般是最简单的,只要是稍微有些常识,一听就能猜出答案。这样的基本都是为一些不认识字的百姓准备的。
百姓猜不出来的,那些书生学子猜,有的书生猜谜猜的好,也因此扬了名。
猜灯谜,这可谓是一个全民活动了。
千丝不擅长猜谜,一些简单的能猜出来,太难的就猜不出来了。
逛了两个灯楼,千丝手里多了一个两个纸灯笼,一个把纸扇,一个好看的荷包。
这都是她猜灯谜得的彩头。
“哎,你也猜一猜,虽然酒楼去不了了,可猜一猜灯谜也算参与了这个小世界的新年了。”
墨翟没说话,只是在各个灯楼间转悠。
他发现这好些参与猜灯谜的,有凑热闹的,有想占便宜的,也有为名为利的。
就在此时,墨翟带着千丝在省知州家的灯楼前停下。
这里聚集了很多人,一眼扫过去,大多都是书生。
原来这知州家的灯楼每年都是学子们的必争之地,因为知州家的灯楼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灯谜比赛。
比赛的机制是这样的:灯楼一共有九层灯笼,从最上面一层开始算起,一层有一个灯笼灯笼,二层有九个灯笼,三层有一十八个灯笼,以此类推,到第九层有七十二个灯笼。
最上面的那一个灯笼是今晚的压轴题。
谁解开了这道压轴题,谁就算今晚的胜出者。
这道压轴题是知州大人找当地的大儒出的,如果谁能解开那到压轴题,几乎就是一夜成名的收获。
所以,每年的压轴题都是各学子必争的题目。
&n
第176章月老神壶4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