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96 章 为后世子孙万代计[2/2页]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现在欧洲大陆还被卷入英法百年战争中,文艺复兴思潮刚刚出现萌芽。欧洲文明从封建领主制度往封建帝王集权发展后,才会进入大航海时代。
      所以给予美洲人民的一百五十年时间,仍旧会存在。能抓住这个机会拯救他们的人,只有他们自己。
      大明只是他们抓住的机会,仅仅是机会。
      如果他们没抓住机会,一百五十年后,大明不可能出兵帮助他们。我们又不是世界巡警,救不了世上所有人。
      不过朱标有一件事可以立刻改变历史。
      他对自家老爹道:“爹,你看,迪叔肯定能证明地面是球形的,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为世界做贡献?”
      朱元璋往嘴里塞了一根红薯条,懒洋洋道:“什么贡献?”
      朱标把自己让人做的简易不标准地球仪拿出来,道:“为了更好的在全球航行的时候定位,我们划分经纬线吧。”
      朱元璋询问了什么是经纬线和时区之后,觉得确实非常有必要。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对天文历法进行修正,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这一代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那不搞一个大的,让后人都用咱们大明的标准?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的胡须,道:“这起始线,穿过南京的龙椅如何?”
      朱标哭笑不得:“如果皇上要重修宫殿怎么办?不如穿过天坛中轴线?天坛不住人,就算重修也可以继续修在原处。”
      朱元璋想了想,叹气道:“好吧,天坛确实更合适。”
      于是在朱标的蓄谋下,明太|祖轻描淡写就把零号时区和零号线放到了南京。
      后世学生们对此感恩戴德。
      他们计算时区和经纬线的时候,比朱标前世时不知道简便多少。
      “我们派人出航的时候,顺便计算一下地球的面积。”朱标乐呵呵道,“我们船队的地图先别标注东大陆,其他的都标注好,方便全世界百姓。”
      朱元璋瞥了儿子一眼,似笑非笑:“标儿,你一定在想什么坏主意。”
      朱标理直气壮:“没有坏主意!我只是在为他们制定标准。你知道标准有多重要吗!对了,我们历法也改一改吧。年号仍旧能沿用,但如果将来没皇帝了,我们就只能用别人的历法了。弄个黄帝历炎黄历好不好?或者盘古历!”
      兴奋、兴奋!
      朱元璋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朱元璋现在已经接受了“明朝会灭亡”,并且他表示“明朝后谁他妈再当华夏的皇帝我诅咒他坐上龙椅就暴毙”。没有年号,这历法就得提前弄好。否则用外国人的历法,多丢脸?
      “确实,让钦天监的人商量商量。”朱元璋道,“他们翻翻史书,应该很快就能制定出来新历法,到时候新历法和年号并行。标儿,你还有什么想法,都一口气说出来。”
      朱标很不客气的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本书,从天文历法到地理名词再到数学物理化学术语等,都写了如何定义的建议。
      朱标不是专业人士,这些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制定。他只是抛砖引玉。
      后世人都知道,“标准”等于话语权。不趁着大明屹立世界之巅的时候把话语权制定了,被西方人抢占话语权后,很多学者就会越学习西方人占据主导权的领域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越被洗脑。
      朱标不知道华夏将来会不会再次沉沦,但现在老祖宗把“标准”定下,子孙后代重建华夏辉煌的时候,就能拿着史书“自古以来”,不用从零开始,用别人的标准。
      朱元璋翻看着朱标的书,心中浮现一句话,“为后世子孙计”。
      朱元璋笑道:“这确实很重要。礼部那些人天天闹着一会儿复原这个朝代的礼仪,一会儿复原那个朝代的礼仪,不如让他们吵这个,还有意义一些。”
      朱标使劲点头。没错没错,复兴周礼不如给全世界定下礼仪标准。
      朱元璋瞥了朱标一眼,又道:“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标又掏出一本厚厚的书:“新的天书?”
      朱元璋赶紧把书抢走,然后狐疑地打量朱标。
      今天的朱元璋仍旧不知道,为什么儿子怀里能揣进那么多东西。

第 196 章 为后世子孙万代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