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年戍边收复的最后一战,虽然是打了胜战,但是定远王和启戎的父亲却永远留在那一场风沙里。
      那一战异常凶险,定远王已经中了毒箭,但是身在军中,则是军心所在。
      他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强撑直到敌方偃旗,而自己的毒素也已经蔓延至回天无术。
      而那一战上,启戎的父亲也因救了曲府老祖曲闫老将而身亡。
      悉心装扮好只等着迎接捷战的谢持月,迎来了天下太平,却永远失去了她的父亲。
      原本,他们可以一家团圆,同看这戍边多年才收复的家国。
      可是现在,万家百姓皆太平,有些人却永远失去了团圆年。
      那一年春日回京,谢持月和启戎都十分默契地没有再向对方说过话。
      千言万语,仿佛都成了大漠的沙,随风吹散。
      “然后你和启戎就形同陌路了?”林清妙疑惑道。
      谢持月点点头。
      那一场战役,天下人只知道大捷。
      在家国平安面前,哪怕一届亲王的逝去,相较起来却是取其轻了,更何况是启戎的父亲,还有那千千万万在沙场上征战,献丹心撒碧血的英魂。
      失去至亲的痛,她心中明白。
      原本他们俩应该在这一战取胜后,就双方约礼书,合卺百年。
      但最后一战给了双方心上重重一击。
      启戎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他几乎是豁出了命,才在最关键的时刻扭转时局。
      战报中言,当时启戎领命包抄敌后,正是危急关头,攻陷敌方弱势和救治永安王只可取其一。
      因此,启戎救了天下,却没能救得了定远王,谢持月的父亲。
      谢持月心里知道她不该有怨言,家国面前,岂能因为小家之气误了大事。
      要是启戎当时分心去救了父亲,错过了攻陷敌方的最好时机,恐怕父亲反而才是不愿意。
      可是……
      可是她心里过不去这道坎罢了。
      她从小和王叔亲近,父亲一直戍边,她心中思念的很。边关是艰苦之地,父亲一直不让自己去,直到自己长大了,才有机会每年去一趟边关。
      王叔是父亲的弟弟,她从小都很少亲自接触父亲,很多父亲的事情都是从王叔的嘴里说出来。
      当年王叔失去母妃,她不明白王叔平日那样一个意气风发的人,怎么会变成这幅模样。
      可真当自己经历失去至亲,她才明白这种痛有多么深入骨髓。
      正因为如此,谢持月也觉得自己怪不了启戎,他是为了天下百姓的至亲,而他,在那场战役上也失去了自己的至亲。
      两人许是互相都迈不过这层坎,竟是不约而同再没提起过往日情事。
      林清妙微愣。
      她这个现代魂看个限制级画面都觉得恐怖,要是真见了现场厮杀恐怕能直接晕过去。
      古代这个时候冷兵器,实打实的肉搏。
      伤亡率实在是太高了,只是永安王戍边多年,偏偏在最后一役上出了事,的确叫人扼腕叹息。
      亲临其境,林清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中每个人物的温度。
      在原著中,林清妙很少看到定远王和谢持月父女俩的描写。定远王一直戍边,不在谢持月的身边。
      定远王边关最后一役逝去后,谢持月就被托孤给了谢容时。
      书里的故事都是以女主的视角写,不全面的地方还是有太多。
      谢持月一直以来都给人毫无伤痕的模样,只不过是把自己受伤的地方都捂得严严实实。
      林清妙想,持月其实心里都很清楚,心眼也不坏。
      书里把她写成了恶毒女配,但是就林清妙所见,她不过是嫉恨如仇,快意恩仇。
      她的随心所欲,跋扈乖张,那种有意无意伤人的刺,更像是小朋友要糖吃。
      谢持月从小没有亲情呵护左右,父亲也死于沙场,母亲更是随之而去。
      她没有用悲伤让自己来沉沦。
      越是收不到关注,得不到矢志不渝的爱的小孩,更容易哭,更容易闹,更容易为了引人注目调皮。
      谢持月就很像这种小孩,她的招摇过市,吸引人的注意,仿佛什么都有,但是心里却有一大片地方空落落的。
      对于这种空落落的地方,就要给予爱,用爱来填满。
      既然他们互相喜欢,那为什么不在一起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双亲的离世大局上更是为了家国,为什么要让他们后一辈还因此受限。
      林清妙想让谢持月去找启戎。
      可是她还是有几分说不出口。
    

第87章 遗传脑回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