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馆的事项进行得并不顺利,士子们递交上来的策论实在乏善可陈。
数月已过,国君那边给景监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知道自己要是再找不到大才,恐怕就连内史这个位置都要坐不住了!
况且君上辛劳,听说已经近月不休,苦苦思虑着新政之事,这种压力非同小可!
另外老世族和新官吏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有,他就属于后进的内史官吏,这样一来整个朝野都盯着他身后的招贤馆。
景监看着仅有的几篇狗屁不通的论述大发雷霆,大骂这些都是什么混账东西!气得他把家里仅有的盆盆罐罐摔了个稀碎!
这些入秦士子吃不得苦,入乡不废脚程,只愿意在王城附近转悠,这能有什么效果?
砸完东西的景监,一脸无奈地瘫倒在地。
原本就清苦的家境,现如今越发明显了!
这解决不了问题,灌下一碗凉白开,他多少情绪缓和了少许。
突然他就又记起来了君上一直惦记的那个中庶子,上次去紫香居的他吃了一个闭门羹,现在半月已过会不会有结果了呢?
之所以景监对此抱有希望,那是因为卫鞅是第一个回来之后不曾回招贤馆的士子,一埋头就是半个月之久,这是最后的希望了!
况且此人一直以来都在君上的口中被提及,说明只要这个人是真有才干,那他的窘境就会被缓解下来。
想到这里景监再也顾不上门外大雪纷飞严寒刺骨,披上衣物带着随从就直奔紫香居而去。
紫香居今日似乎很热闹,门口挂了一块硕大的招牌,上面写着一些招人的要求,门口一侧的小门处密密麻麻地有好多人在排队,看上去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景监顾不得细察这些商家路数,一路直奔店内而去。
前些日子他见过紫香居的东家,那位公子的年纪也不大,似乎和卫鞅也很熟识的样子。
见他此刻正在店内,景监赶紧上前询问卫鞅的消息。
秦晓再次见到这位主事大人,从他脸上的焦色便可以判断出事情的原委了,他一定是来找卫鞅救命的。
他也很好奇,这位变法奇才的强秦九论要熬多久才可以拿出来。
“景大人,在下见安!”
“晓公子,今日前来,不知公孙公子是否已经出门?”
“在下并不清楚,不过他似乎还未下楼,需不需要在下前去告知一声?”
听到秦晓说卫鞅还未出来,景监的心情再度低落了下去。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能冒进和急切的,看来只能再等等了!
“如此说来,时机尚待,无妨,在下再等就是了,告辞!”
“景大人慢走!”见景监转身准备离开,秦晓略微考虑了一下,再度开口,“大人,要不这样,旦有公孙公子消息,我即可派人前去招贤馆告知如何?”
景监回头惊喜,“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店家了!”
秦晓颔首,小心翼翼地将这位大人送到了门口。
景监出门的时候又看了一眼卫鞅的房间,嘴里呢喃了一句:“但愿君上不要等太久!”
这话他以为秦晓没听见,但实际上全都落入了秦晓的耳朵里。
秦公贤明,求贤若渴,如此君臣在两千多年的碰撞
第六十二章、拒观强秦九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