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9章:这部剧稳了[1/2页]

求求你出道吧 旋转蘑菇木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野也跟着过去看重放,这段戏他是很满意的,对于演戏苏野还是懂行的。
      刚才演员们的表演可谓生动鲜活,并且充满了年代感和市井烟火气,比现在热播的那些年代剧真实得多。
      监视器里,整个画面充满了电影质感,构图、运镜、跟焦、灯光都非常完美。
      作为第一个镜头,这一段完全能扛起给整部电视剧定基调的重担。
      这主要归功于苏野租来的两台REDONE摄影机,每个组一台,辅机位用的是更廉价的摄影机,但也是摄影机,光这些设备每天的租金就接近两万。
      拍出来的效果确实贼爽,就是辛苦了跟焦员。
      跟电视摄像机不同,电影摄影机通常是大感光元件配大光圈镜头,景深小,人物前后移动容易跑焦。需要经验丰富的跟焦员和摄影师配合,确保焦距时刻精准。
      不过这难不倒他们,这帮人本来就是拍电影出身,剧组有四位跟焦员。
      那林朝阳为什么要骂娘呢?
      别说林朝阳了,连苏野都想骂娘。
      原因不是出在画面上,而是……知了叫声太大,同期录音用不了。
      为了节约成本,剧组采用的是同期收音,这样就省去了配音环节,没想到遇到了知了搅局。做规划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点,他们之前拍电影几乎全是后期配音,就没怎么拍过同期录音的。
      这种非人力能控制的“事故”,往往最气人。
      现在,知了又不怎么叫了,你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又会放声高歌,也许就是拍下一条的时候。
      林圆也凑了过来:“嘞些个咛昂儿(知了)不落教……”
      苏野:“圆哥,给你两斤猪头肉,你去拜个码头喊它们不要闹了嘛。”
      圆哥一笑:“嘿!我刚从外地回来,堂口不熟,不熟。”
      林朝阳:“你们还有心情扯把子?现在啷个整嘛?再来一条?知了又叫咋办?”
      长镜头NG从来,难度很大的,道具、人员都要准备好久。
      苏野:“凉拌!这条过了,回去配音吧。现在看来,配音反而更节约成本,不然两三条能过的戏,起码拍七八条,还要看知了给不给面子。”
      大家都知道只有这一个解决办法,但不好说,只能让苏野提出来。
      毕竟,他是掏钱那个。
      小镇上树木繁盛,大夏天的知了肯定多,武组那边荒郊野外的,只怕情况更严重。
      于是,苏野临时改了方案,只看镜头效果不看声音,做后期的时候,能用同期录音的就用,不能用的再补配音。
      其实这样容易造成一种尴尬情况,就是角色前一句台词和后一句台词,音色效果大不一样。
      这也没办法了,总不能全部配音啊?
      没钱。
      苏野抠脑壳。
      演跑堂的那位演员突然说道:“导演,录音的时候喊一声,我自己骑电马儿来。”
      一旁围观的几位主演,也纷纷开口:
      “小野莫愁,我们录音随叫随到,不要钱。”
      “就在厂里头租个录音室就可以了。”
      “楞个,后期找好没得嘛?我会剪辑,水平不高,粗剪还是

第129章:这部剧稳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