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章有远见的钟传[1/2页]

铁血残唐 无色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说钟传要上表朝廷,德旺李裕为镇南军留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
      洪州众文武心里不解,可这毕竟是钟家的事,他们只是臣属,也管不了,可钟家自己人却不干了,
      就在节度使司发出表章之时,钟家的两个儿子都紧急召集手下幕僚,该怎么办?
      长子钟匡时暗下决心,这份表章决不能上报朝廷。
      送表章的快马前脚刚走,后脚他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伏杀信使,抢回表章。
      三天之后,心腹怀揣染血的锦盒,回来复命,钟匡时心中狂喜。他知道老爹命不久矣,只要把老爹熬死了,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的得继大位,现在就等着熬时间了。
      二儿子钟匡范知道就算德王不来,自己得继大位的机会也是渺茫的。
      妒火中烧的钟老二,才不管谁得继大位呢,只要不是自己,那就谁也别要!
      散会之后,他找借口偷偷返回了江州。
      要知道,钟匡时害怕他有机会接触重病的父亲,把他安排到了江州,做江州刺史。借口父亲病重,以防淮南不轨。
      你咋不去呢?!
      钟匡范心里气愤,可也无可奈何,谁让钟匡时是嫡长子呢?!
      现在钟匡范跑回了江州,在刺史府里琢磨。
      自己到底要怎么办?
      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投靠淮南最把握。
      一是淮南隔江而治,实力强大到可以常年与中原的梁王一争长短。其他附近的藩镇就差得太远了。
      二是湘北、荆南、荆襄和德王李裕同气连枝,找谁都跟找李裕一回事。
      所以,只有找杨渥合适。
      钟匡范也在等,他在等老爹咽下最后一口气。只要老爹还活着,他哪里敢与淮南勾连?!
      可钟家二子都不知道,钟传在上表朝廷的同时,另秘密派人去了荆襄,李裕已经得到了钟传的书信。
      三月初十。
      荆襄大军突然出现在了江州。
      浔阳城刺史府。
      钟匡范被惊的不知所措。
      “什么?荆襄的大军到了城下了?!”
      钟匡范心惊肉跳的带着手下官员登上城头。
      城下水面上战船蔽日,旌旗招展。
      钟匡范让人询问对方的来意。
      结果,荆襄军送上了一份钟传书信的副本。
      当看到熟悉内容时,钟老二一屁股跌坐在城头,久久无法起身。
      怎么办?
      他是肯定不能让李裕过去,要是放他进了洪州,那自己投靠淮南的计划就会泡汤。
      他强装镇定,回话道:“我江州对此事不知,需要回洪州确认。”
      这个借口勉强上得了台面。
      李裕想想也就答应了。
      毕竟老爹把大位传给了外人,是人都想不通,回去问问也是应该的。
      钟匡范却没有去洪州报信,而是当夜派人过江,去了对面的下游的望江县,让他们给广陵的杨渥送信。
      望江守将见是江州刺史钟匡范的书信,不敢怠慢,急忙派快船沿江而下,直奔广陵。
      李裕在浔阳城下一等就是三天。
      “不对。”
      王厚协皱眉说道。
      “主公,我看江州的钟匡范不似去洪州确认,反而有拖延时间之嫌。”
      “是啊,我也觉得心里发毛,感觉不对。”
      李裕这两天也发觉不对头。
      按说,自己来江西,镇南军的官员怎么也得有几个人接待,可这三天一直没动静。
      “不能再等了,迟则生变,去湖口。”
      浔阳城东有湖口戍,守卫着长江进入彭蠡湖的入口水道,此处江中有沙洲,建有水寨。
      “报,二公子,荆襄大军兵围湖口戍。”
      “什么?”
      钟匡范腾的一下跳了起来。
      他的密信已经送出三天了,也不知道到没到广陵。
      真是急煞我也。
      “走,去看看。”
      钟匡范现在只能想办法拖延时间了,也不知道杨渥对江西七州感不感兴趣?!
      却说送信快船此时紧赶慢赶刚到广陵,就快速的呈递了上去。
      广陵城弘农郡王府。
      此时,杨渥正对着张?、徐温发火。
      “我不就是骑骑马,散散心么!怎么?这你们也要管?!”
      “主公,此时孝期,不宜张扬,应为群臣表率……”
      徐温还要再劝。
      杨渥大发雷霆:“我知道,你们看不起我,既然你们觉得我没资格做主公,那你们来做好了!哼!”
      杨渥气鼓鼓的坐在榻上生着闷气。
      二十岁的杨渥年轻气盛,一身纨绔习气,这本是他任性意气的表现,过嘴不过脑,他都没往心里去。
第100章有远见的钟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