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泄密[1/2页]

铁血残唐 无色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裕在南阳安排招募流民和春耕生产,周宽等人比去年还要忙碌。
      去年的流民都是安排在南阳境内,今年就得往向城和方城延伸了。
      向城的方向依然是沿着?U水的走向安置流民,方城则是沿着堵水安置。
      今年不仅要加大安装提水车的力度,还得对河道进行清淤。
      在六月雨季来临之前,提前清理河道,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此时,李裕才真正的明白,治理地方真的不易。
      好在他经过一年的发展,有了余粮,如今又收复了银沙岭,获得了二十几万斤的精铜库存,暂时能缓解资金的紧张。
      银沙岭现在又开始冶铜了。
      新流民中,很多年轻力壮的小伙被安置去了银沙岭,成为新一代的矿工。
      “司马,南阳公学应该操办起来,令尊的讲学梦想可以实现了。”
      “是主公。”
      张氏父子来到南阳也有大半年了,这里发生的变化都在他们眼中。尤其是张浚,更是老狐狸。
      他一眼看出,李裕的野心不小,有没有登顶的想法还不知道,可理政地方的能力他是看在眼里的。
      南阳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从一个五千户的中县变成了万五的上县,这就是变化。
      李裕用钱收粮的举措让他耳目一新。
      这打破了长期以来历朝历代靠税收维持财政的做法,南阳国竟然不收税,而是倒贴资金收购百姓手里的粮食。看着是很傻的举动,可却激活了整个南阳及周边州县的经济活力,商贸繁荣起来。
      尤其是邓州和唐州两州各县与南阳商贸频繁。
      各县的布匹、铁器、木材、家具、陶器、牲畜粮食等等都运到了南阳,交换紧俏的铜钱。
      按照南阳铸钱的规模,每月可生产襄字开元通宝两万缗左右,一年可生产二十四万缗,相当于荆襄节度辖区产钱量的三成以上。
      经过天复三年招募流民的实践,今年流民招募比去年容易的多。很多流民都去信呼朋唤友,每天到达南阳的流民高达三百户以上。
      高潮应该集中在五六月间。
      现在中原地区来的流民成为主流,竟然还有从青兖地区来的难民。
      至于南阳公学,这是张氏父子与李裕协商的结果。
      当初张浚为了推儿子出仕,自己打算隐居讲学,去年八九月份就在南阳城外筹办一个学庐,荆襄学子也慕名而来,一时间张浚心里极度满足。
      后来见李裕大张旗鼓的筑方城关,他心里也动了办公学的心思。
      李裕对现在南阳的教育也很上心,毕竟娃娃也有好几千,大都在家尿尿和泥,那能有什么出息?
      于是一拍即合,这不南阳公学就开始筹办了。
      这天,李裕正精神抖擞的在国府里办公。
      魏艾一脸阴沉的进来禀告。
      “主公,我军有一哨兵遇袭。”
      “?”
      “武器弹药丢失。”
      “什么?”
      李裕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哨兵遇袭事件。
      方兴也垂头丧气的说道:“主公,是我一团执勤哨兵。”
      “有什么线索吗?”
      “还没有。”
      “从武器弹药丢失来看,这是专门为了获得我们的武器才袭击哨兵的。”
      “哦?为什么?谁会关心我们的武器?”
      李裕闭目问道。
      “呃,很多人都会对咱们的武器感兴趣吧?”
      方兴皱眉说道。
      “把李熊、方良都传来,看样子是我们大意了。”
      从去年批量装备手枪和雷车之后,李裕虽然严令武器弹药的保管,可还是出现了泄密事件。
      武器丢失就意味着已经泄密了。
      只要是专业人士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一样可以仿造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来。
      这就很恼火了。
      自己还没和天下枭雄争霸呢,唯一的黑科技武器就丢了,这要是真泄密,对自己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很快,国府主要文武都来了。
      “你们都说说吧,对这事怎么看。”
      文官们弄明白事情的原委,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主公,此事严重,此时武器可能还没出境,我们要赶紧拦截。”
      周宽一脸焦急的说道。
      “按照常理分析,此人得到武器会迅速的离开南阳,进入中原才对。”李怀仙分析道。
      “嗯,我赞成。”高适捋着胡子点头。
      “也可能反其道行之,往南走绕路淮南再进入中原。”
      王迁眯着眼说道。
      李裕在大脑里迅速的想着对策。
      见王迁提出了另一个思路,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这一年来,王迁的表现可圈可点,智慧过人。
     &nb

第37章泄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