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风波一[1/2页]

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高粱河车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被父亲的一个电话交到安宁集团,参加了集团的董事会。
      副总经理又加上了副董事长。
      除了这一项的任命之外,还有一项议题。
      那就是集团的下一部的战略规划。
      被戏称为“当朝宰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于明秋主张进军住宅地产开发,在房地产行业进行扩大规模。
      而安宁医药不笨的负责人副总经理王维济则认为应该加在扩大医药产业投入,从现在的种植和出售原材料,到研发和制药。
      任何企业都面临由小到大的问题,但是大了之后怎么发展还是问题。
      基本的路子有两条,一条是多元化,一条是专业化。
      国内市场空白多,有了资本,都到什么领域都能占那么一块发展起来。
      但不是谁都能跨界成功。
      从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来看,这不是一种典型意义的道路,不是大多数企业都能成功的道路。
      市场竞争一定是专业化竞争,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第一个讲到的就是分工,讲专业化如何促进发展。
      国际上许多大企业几百年来都是在一个领域里折腾,使之成为自己的强项,站稳了脚跟后才涉足其他领域。
      安宁集团就处在这个档口上。
      现在集团业务能够选择继续深耕的,其实就是房地产和医药产业。
      安宁的院线到现在为止,虽然是“太子爷”亲自抓手的业务,但现在这个规模更像是商业地产的配套产业。
      至于酒店行业,胜在稳定,但回报率低,集团高层甚至都没有把这个目前集团主营之一的业务拿上会议讨论。
      于明秋和王维济之间的争论代表这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是也是代表两大利益派系。
      最关键的是,唯一说了算的宁世南态度不明。
      在宁世南没有表态之前,他们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你怎么看。”会议结束后,坐在办公室里的宁世南问到宁远。
      “两条腿走路呗。”宁远的回答有点像和稀泥,但这也确实是宁远的真实想法。
      地产行业未来十年是高速发展期,房价上涨是坐火箭一样。
      不过安宁集团因为主要经营的是商业地产项目,以开发商业广场和商务大厦为主。
      目前光是写字楼和百货大厦加起来就有十几??,主要集中在京城和津海市。
      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等于是旱涝保收的,等过个十几年,光是目前持有的十几??写字楼和大厦,每年就是几十亿的租金收入。
      而住宅地产不一样。
      甚至可以说,住在地产和商业地产的根本就是两个行业。
      从理论上讲,住宅开发的理论基础是禅林供需求理论,商业开发遵循投资理论。
      住宅本质是商品,商业本质是有长期收益权的金融工具。
      换句话说,一个是一锤子买卖,另一个是长久收益。
      住宅地产比起商业地产,有一个方面优势特别明显,那就是资金回笼速度。
      有的住宅小区,房子还没盖好,已经卖完了。
      而在医药产业方面,安宁拥有数个中药产业种植基地和完善的出口渠道。
      但其中并没有什么技术优势。
      王维济想要把安宁医药简单的种植销售业务,扩展到药物研究,和制药上。
      医药产业研发经费都是数以亿计,甚至是十亿,百亿计。
      但一旦某项技术研发成功,所带来的效益和社会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不如把安宁集团拆分吧。”宁远提议道。
      其实这在宁远看来很正常。
      一家公司业务到了安宁这种规模,拆分重组很正常。
      宁世南没说什么,宁远陪着他喝了会茶,就去下面各部门转转。
      主要就是认人,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要认识一下。
      在公司转悠了一上午,中午的时候,宁远还要陪着父亲去参加一个寿宴宴。
      李老爷子过寿。
      也就是李三思的祖父。
      这位足以名垂青史的老军头,门生故吏遍天下,但因为不是整寿,也就没有大操大办。
      只是自家的子女和几家关

第七十三章风波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