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六章:奉天子以令不臣![2/2页]

三国:谋圣!孙坚跪求辅佐! 余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但此时孙坚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可是先生,董卓虽然用暴力制服了衮衮诸公,但诸公面服心不服,不过是阳奉阴违罢了,董卓的政令,甚至出不了洛阳城!
      “这个军队的力量很强大,但也很有限,因为治理朝堂还需要世家子弟的力量,董卓任命的不少官职,实际上都是经由诸公推荐的。”
      刘辰淡然道:
      “这是第二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方才在外面我对将军说过的,鸿都门学的事情!
      “前提是第一步,我们要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既是保全自己,也是震慑宵小。否则不过只是笑话罢了!”
      孙坚恍然,刘辰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
      可问题是,培养势力也没有那么快,前期不还是要使用世家子弟吗?
      刘协闻听“鸿都门学”后,倒是微微有些恍然,这属于汉灵帝的政绩,他老爹的丰功伟绩之一,自然铭记于心了。
      因此刘协也产生了相同的疑问。
      “先生,我们前期依旧还是需要使用世家子弟,若是他们知道我们要改革,必然会暗中使绊子。若是走漏消息,届时很有可能会再来一次十八路诸侯讨贼了!”
      “陛下、将军,你们放心!”
      刘辰淡笑道:“其他方面不敢说,但放眼天下,想要征辟忠君爱国的栋梁之才,微臣自问还是有一点心得的!”
      “这......”
      刘协愣了愣。
      孙坚此时却恍然,惊醒过来后,对刘协说道:
      “陛下,微臣忘记了,先生看人的眼光极其毒辣。若是他认可的话,那么不会有太大问题!”
      “朕也相信,以先生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智谋才干,自然也有识人之明。”
      刘协微微颔首,旋即回到第一步:“那么先生,如何掌握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孙将军部下那些将士可以了吗?”
      “还不够!”
      刘辰摇头,就连孙坚都没有反驳,“陛下,此次讨董之战,孙将军手下将士身先士卒,伤亡也是最惨重的!
      孙将军原本有一万五千多兵马,其中有五六千淮泗精兵属于精锐部队。
      但经过数次战役、上百次战斗后,淮泗精兵伤亡过半,普通士卒也所剩无几了。总兵力估计只有七八千左右了!”
      孙坚也是叹息一声。
      连战连胜、讨董首功,这可是众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军功!
      “将军无愧国之栋梁!”
      刘协也是敬佩道。旋即再问:“那么先生指的是京师禁卫军吗?”
      “不仅是京师北军五校等禁卫军,还有西凉军和并州军!”
      刘辰直截了当道:“这二十多万兵力,足以成为陛下手中的利剑了!”
      闻言,刘协神色有些难看,当初董卓祸乱京师的时候,这些部队、这些将士,可都是在助纣为孽啊!
      刘辰显然看出刘协的芥蒂,他劝谏道:
      “陛下,为君者,需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那些将士当初欺君罔上,助纣为孽。可也是身不由己。
      “有不少将士,是忠君爱国之士,此次俘虏之中,只诛首恶即可。
      “对他们网开一面,既可以稳定军心、避免狗急跳墙了,也可以展现陛下胸襟气魄,让他们折服。
      “当然,还需要有人坐镇镇压,孙将军军中的将士,就是最佳人选。譬如赵云典韦等将,完全不在吕布之下。
      “十八路诸侯之中,也有不少诸侯忠君爱国。譬如曹操,当初行刺董卓,后面发矫诏号召诸侯讨董。譬如公孙瓒,手下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获胜。譬如......
      “有这些人镇压,西凉军和并州军那二十多万兵力,将成为陛下手中的利刃,成为改革路上的先锋队。”
      刘辰说出曹操、公孙瓒、刘关张等人,也是对他们驰援孙坚,后面联手攻破虎牢关的举荐。
      还有就是为了避免自卖自夸,举荐的都是自己人,避免刘协心生忌惮和猜忌。
      刘协因为此次讨董之战,孙坚连战连胜,忠心耿耿,因此对其十分信任。可架不住有奸佞小人挑拨离间、煽风点火!
      该有的戒备和警醒还是需要的!
      “先生所言甚是,朕明白了!”
      在刘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陈清利弊下,刘协终于接受这个事实。但他还是补充道:“董卓和李儒必须死!”
      刘协与刘辨关系很好,刘辨被他们毒死,这是刘协心中过不去的坎。
      就算他在这么海纳百川、胸襟广阔,也是绝对无法忍受这一点的!
      “这是自然!”
      “先生,此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
      刘协想了想说道:“太傅袁隗不是被董卓满门抄斩了吗?以先生之才,此次讨董之功,擢升太傅当之无愧!”
      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位列三公之上,这是说给就给?说当就当的吗?!
      “......”

第一百零六章:奉天子以令不臣![2/2页]